近日,八婺金匠施思伟带领他的技术服务队走进义乌市长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与车间负责人充分沟通,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后,经过团队的商量与论证,在提升丝杠校直机校正效率、规范物料运转、管控产品品质等方面,为企业出谋划策,并达成长期“合作”。
这是市总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入开展“四大双千”主题活动的一个片段。今年以来,市总工会聚焦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认真对照企业问题清单,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搭建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平台,深化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为企业下实招、倾服务、构体系,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总工会聚焦试点企业先行,逐步形成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专责小组、一套工作细则、一批改革清单、一批试点单位的“五个一”工作格局,围绕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持续深化产改。
目前,我市产业工人总人数达48.1万人,技能人才总量28.79万人,30余家非公企业试点单位的产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市总工会以点扩面,以先进为标杆,逐渐扩大非公企业产改覆盖面,在巩固培育原有试点单位的基础上,以乡镇、产业园区、新业态领域等为重点推进产改扩面增量,形成立体式、网格化的改革布局,促进企业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推动劳模工匠技术服务落地生花。为了注重服务模式的创新,变单纯“走下去”为“双向奔赴”,市总工会在定期走访企业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突出企业基层的主体性,按需“点单”,匹配相应专业领域,服务队速度送上“良方”。据统计,自劳模工匠技术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10家企业20余个问题清单,并完成高度匹配。
推动企业与职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将有力推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市总工会立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一方面,依托培育的20余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试点探索建立跨行业、跨企业的工作室联盟,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互鉴、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职工创新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开展省级、市级、基层工会“三级”劳动职工技能大赛,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真正促进各行业人才的交流与学习。同时,发挥劳模工匠带动效应,以名师带徒、青蓝计划为基本模式,助力各领域人才实现从“工”到“匠”的跃升,达到职工技能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