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糊弄式做饭”是什么吗?最近,“做饭糊弄学”在网络上走红,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以“糊弄做饭”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大量和“糊弄餐”相关的内容,比如,“生命体征维持餐”“一把剪刀搞定所有食材”“打工人下班如何十分钟吃上饭”等。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简单、省事、方便、快速是“做饭糊弄学”的特点。
“做饭糊弄学”起源于海外留学生群体,在2022年,小红书上就有留学生分享“糊弄做饭”视频,在这些早期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留学生们出于不会做菜的缘故,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中国胃”,他们便运用自己“半吊子”的厨艺,加上自己能找到的食材,做出了糊弄式中餐,由此也衍生出了“留学生吃饭糊弄学”。后来,这种“做饭糊弄学”在打工人群体中流行起来,不用精心地准备食材,也不需要精湛的厨艺,这种快速做饭的方式,能让打工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吃上一餐。
根据DT财经一项关于年轻人下厨房的调研,在一二线城市中,每周都要做饭的年轻人,占比分别是48.1%和55.8%。选择“糊弄式做饭”既可以快速搞定烹饪,又能实现满足自己下厨,这精准符合了年轻一族,尤其是上班群体的需求。此项调研中还提到,有63%的00后和65.7%的95后认为,厨房里只要有几种基础锅具就足够了,可见,“一刀剪所有”和“一锅炒所有”非常符合年轻人“宁可做饭,不愿刷碗”的需求。
在社交平台上,简单的食材加上粗暴的做菜方式,让人看了觉得十分搞笑,这些视频往往也能获得不低的点击量。而在许多相关视频的评论区中,“做饭糊弄学”也遭到了质疑,许多评论将“糊弄做饭”归结为懒惰所致,并把糊弄餐称为“猪食”,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在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加入“做饭糊弄学”的背后,其实体现着他们的生活常态。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的压力,回到家之后,很多人身心已然疲惫。花费大量精力准备一餐精致的饭菜,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求,在时间和材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下,选择以“做饭糊弄学”的方式亲自下厨,既是出于生活的无奈和缺憾,也是在苦中作乐中寻求安慰。
“做饭糊弄学”的前提是亲手做饭,形式“糊弄”,不代表着心态“糊弄”。“糊弄”一词,配上“学”字,背后也体现着一种无奈的认真。在社交平台上,除“糊弄做饭”外,也有大量关于“聊天糊弄学”内容,而糊弄式聊天指的是在应对不想花费精力的消息面前,进行敷衍但不失礼貌的回复。“聊天糊弄学”和“做饭糊弄学”都暗含着当下年轻人的心理活动,在时间和精力组成的选择题中,糊弄似乎成了最佳选项。
选择加入“糊弄学”的人们,面对失衡的生活,他们在寻求解决之道。“糊弄学”被人们需要和运用,背后有其独特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