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思群堂举行。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学生在过道席地而坐,40万人在线上收看了这场活动。
两位顶尖作家在华师大与莘莘学子擦出的火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学的魅力,这是好事。文学是基础性创作,没有文学上的进步,很难想象有电影电视上的进步;文学就如同土壤,孕育和滋养了其他艺术形式的成长。有这么多人关心文学关心作家,特别还是广大的年轻人群体,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但是,文学该以一副怎样的面孔呈现在众人面前,发挥出它基础性的作用,却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两位作家都谈到了现实对写作的影响。抛开文学上的复杂阐释,其实对观众而言,拿作品说话才是最应该追求的现实主义。不管什么样的小说,不管如何花哨的技巧,都要得到读者的认可。比如,《三体》很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题材,但是其中富含的深刻哲理,对文明演进的探讨,却来源于现实世界,作品的推导有理有据,那它就能得到认同。
现实主义还需要有务实的态度,不必执着于纸质媒介,也不必执着于小说本身到底有多少人看,印了多少册出了多少版。实体书的读者或许是少了一些,但别的呈现方式还如火如荼,比如电影电视,观众何止千万。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能让受众感觉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构思的巧妙以及主题的深刻,这样的荣耀归属影视剧,归属演员导演,更归属于作家和编剧。
既然现实是实体书、有声读物、影视等呈现方式百花齐放,那么我们的作家也应该适应这样的需求。而事实上,缺乏好的文学作品可供改编、再创作,恰恰是影视剧的短板。金庸的作品不断被翻拍,《红楼梦》出了一版又一版,一部《三体》,也被这么多人关注,寄予这么高的期望,稍有动向就新闻不断,这既说明作品本身的成功,也说明观众的饥渴、竞品的匮乏。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好作品还是太少了,作家应该积极投身到这样的创作中去,为大家贡献出更多更伟大的作品。
现实主义还包括尊重和拥抱新的传播方式。纸质媒介、书籍只是传播形式的一种,各种传播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就比如这场对话,借助网络平台,可以聚集起40万的听众,这是传统传播方式难以想象的。包括余华、苏童在内的众多作家在东方甄选上卖书,与董宇辉合作,屡屡打破各自的纪录,也说明,与流行文化与大众趣味结合,多接点地气,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而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
作家应该勇敢地走出去,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超级IP。王安忆和余华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认知,与他们的作品有关,也与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有关。他们积极与社会互动,勇于表达观点,呈现出作家的独特魅力,成为关注焦点。这反过来又推动了文学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