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辉昌贴身照顾母亲起居
中国义乌网10月12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龚盈盈)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对稠江街道杨村五区的龚辉昌来说,不对。每当提起龚辉昌,邻居们就会给他贴上一个标签:孝子。
2003年,龚辉昌的母亲被确诊为滑膜炎,为防止肌肉萎缩瘫痪,18年来,陪母亲出门散步成为龚辉昌风雨无阻的“每日必修课”。这份十几年雷打不动的孝心,成为很多人眼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辉昌,又陪老妈出去走路了?”昨天10点左右,记者来到杨村五区时,正巧遇见龚辉昌扶着老母散步回来,他还不时微笑着和熟人打招呼闲聊。老太太叫陈章兰,今年93岁高龄,而搀扶着她的儿子龚辉昌也已58岁了。
龚辉昌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年轻时是一名打石匠,母亲常年在家操持家务,自己年轻时靠打零工为生。龚辉昌说:“后来我家在村里开了一个代销店,日子好过了一点。可是到了2002年,父亲没享多少福就因病离世了,母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可能是长时间坐着做手工活的缘故,膝盖肿得厉害。”
老太太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开始卧床不起,几近瘫痪。为了治病,龚辉昌带着老母跑遍了市内外大医院,先后住了6次院。2003年,在浙大二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滑膜炎,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考虑到母亲年纪太大,龚辉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便遍访各地名医,尝试了不少民间偏方,可效果都不理想。
为防止母亲长期卧床而肌肉萎缩,龚辉昌送她去按摩理疗,每日天不亮就蹬着三轮车带老母去理疗。他还坚持每天带母亲出去散步,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清晨5点,下午5点,每天行走5公里,这是龚辉昌母子雷打不动的散步时间。最早的时候,龚辉昌几乎是抱着母亲在公园练习走路,渐渐地,从抱撑改为搀扶,老太太终于可以在儿子搀扶下站直身子、迈开脚步行走。为了让母亲有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龚辉昌每天早上5点起床,从4楼把母亲抱下来,用三轮车驮着她去3公里外的公园,便开始2小时的“功课”。100米、200米、1000米、2000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今已整整走了18年。在儿子搀扶下,老太太现在一口气能走完3000米。这些年,在杨村路、江滨公园、孝子祠公园、稠江公园等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这母子俩相依相伴的身影。
在龚辉昌家,记者发现他母亲平时居住的房内铺着两张床,觉得有些疑惑。龚辉昌就笑笑说:“家里其他人都住在顶楼,母亲腿脚不方便,就住在二楼,为了方便照顾,我就陪母亲住在一块了。母亲年纪大了,晚间上厕所什么的不方便,总得有人照顾。”
龚辉昌的孝义言行深深感染着家人,妻子每天为龚辉昌母子俩做好三餐饭,嫁在佛堂的女儿每次回娘家,也会为奶奶带几件新衣服和一些糕点,全家温馨和睦。有邻居曾劝龚辉昌,日子好过了,可以清闲点了,请个保姆照顾老人得了。但是他不放心,总觉得保姆不如自己照顾得周到细致,“尽孝是一辈子的事,小的时候母亲抚养我长大,现在我要陪着她慢慢变老”。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在义乌这座以孝得名的城市里,龚辉昌这一顶天立地的男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子”,助力敬老爱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