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媒体言论 正文

生鲜食品早该关“美颜”了

发布时间: 2023-07-27 09:44:02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打开美颜滤镜,人能修去瑕疵,景能如梦似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平常所吃的肉类、蔬菜瓜果,商家同样能一键开启美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

  什么是“生鲜灯”?只要去农贸市场买过菜,都会注意到生鲜摊位上一排排泛着暖色红光的灯。“生鲜灯”打开时,即使是暗淡无光的猪肉,也能瞬间变得鲜润。而一旦关了“生鲜灯”,食品品质就立刻被“打回原形”,轻则色泽有差,重则变质变味。在各大购物平台上,一些深谙色彩搭配之道的商家还推出了适用于肉类、熟食、海鲜等不同种类食物的灯光,俨然一副把“照出新鲜感”贯彻到底的势头。

  俗话说,“好卖相,才有好生意”。一些商家利用“生鲜灯”让商品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以视觉刺激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于,总是免不了有商家借机“以次充好”,利用“生鲜灯”掩盖产品瑕疵。把一些品质不过关、不达标的商品混在其中,使尽“障眼法”,难免让消费者直呼“上当”。显然,这就有误导、欺骗消费者的嫌疑,甚至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虽然关于“生鲜灯”的吐槽由来已久,但它却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针对消费者被“生鲜灯”误导的纠纷和投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只能频发消费提示,指导消费者避开“生鲜灯”误区。如今,《办法》明确提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不得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这是对民意的及时呼应,也是必要的制度堵漏,有了这一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便可依法纠偏,打破“生鲜灯”营造的美颜滤镜,让生鲜食品回归真实。也只有如此,消费者才能在不受干扰、不被迷惑的情况下作出消费选择,买到劣质食品的风险也大大降低。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坚守。

  从生鲜摊几乎“人手必备”,到如今被“明令禁止”,“生鲜灯”退出市场之旅想必并非易事。在《办法》的具体执行中,还须继续完善细节,尽可能不留“模棱两可”的角落,不让执法者为难,也不让摊贩迷惑。此外,“生鲜灯”整体而言造成的危害并不算大,执法时不妨多些讲解和规劝,引导商家自觉自主完成整改,关掉生鲜食品的“美颜”,亮出生鲜食品的“庐山真面目”。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