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赶紧拨打120,并找人拿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根据语音提示,将这两块电极片放在对应的身体部位。”9月13日上午,义乌市红十字志愿者队队长、浙江省急救培训师程青梅赶到苏溪供电所,为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开展AED使用和急救技能培训。
据悉,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及时消除室颤、让心脏窦房结重新开始工作、继而使得心跳恢复的急救设备。“目前大部分猝死发生在医院之外,多数人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正确救治,人工心肺复苏只能保证心脏及其他脏器的供血持续,但70%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是因为室颤,尽快使用AED进行除颤抢救,成功率远远大于徒手心肺复苏。”程青梅介绍,2016年,义乌首台AED设备落地,短短几年时间,义乌市在机场、车站、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先后增设200多台AED。为了不让这些AED成为摆设,市红十字会担起AED操作员培训工作,开发心肺复苏证培训课程,不仅到各个AED安置点开展操作培训和急救宣传,还定期举办AED操作员培训及市民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培训。今年暑期,市红十字会就前往火车站、学校、工业企业、各镇街等,开展了100多场AED培训活动。
AED之所以被称为“救命神器”,是因为它通过简单操作就能及时开展急救工作,义乌市出现过多起急救成功案例。2022年12月,义乌某学院陈老师在教室门口突发心肌梗塞,幸亏在场其他老师刚参加过红十字急救培训,及时使用学校内的AED进行施救,为陈老师抓住了黄金抢救时间,经后续治疗,陈老师身体已恢复正常。此次经历让该学院更加认识到AED的重要性,决定再追加采购3台AED,布设于学校重点场所,并对全体教职工和年满16周岁学生开展培训。今年6月1日,旅客郑某突然晕倒在义乌火车站出站通道,具有红十字救护员证的客运员吕顺楠与同事立即赶赴现场,对郑某进行心肺复苏和AED除颤操作,后来120急救人员及时赶到,郑某最终脱离了危险。
尽管义乌市公共场所AED设备连年增多,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每10万人200台的标准,还需要继续配备足够数量的AED,培训更多会操作使用的市民。为此,今年“99公益日”活动期间,市红十字会发起“AED救在义乌”公开募捐项目,得到广大爱心市民、企业的大力支持。南洲花园小区、稠城一校、黄杨梅小学、红水晶公益协会等还通过开展一起捐,发动市民线上捐款。据统计,活动期间共有3670人参加捐款,共筹得善款100131.81元。“近年来,我们通过政府投入、线上筹款+线下培训等方式,让AED在义乌‘遍地开花’。今年就已开展红十字救护员(AED操作员)培训近260场次,有1.5万人学会AED操作使用,取得相应证书,市民自救互救技能普及达4.6万人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秦景昌表示,“此次公开募捐款将全部用于购置AED以及AED操作培训,希望有更多市民学习掌握急救技能,提高义乌这座城市的应急救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