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的根。建立在农村宅基地上的农房和村庄,是农民生活的家园。
2015年,义乌在全国首创首提、先行先试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制度设计;2020年,全面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2021年,义乌市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入选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清单”。
通过多年积极推进改革实践,义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义乌特色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之路,为全国层面拓展和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贡献了义乌经验。
农民更富裕
盘活千亿沉睡资产
沿着南江前行,秋日的一缕阳光,照在佛堂镇坑口村80多岁老人徐登根的身上。“村里现在很漂亮,经常出来走一走,很舒心。”
佛堂镇坑口村是全国首批“多规合一”试点村之一,该村将4个自然村整合集中,实现了整村改造不占用一分耕地。不到两年时间,村内28幢269间依山傍水、白墙黛瓦的浙派民居拔地而起。如今,徐登根一家祖孙三代从70平方米的“蜗居”搬进了两幢四层半新房。“大家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得到了保障,日子自然越过越好了。”
2015年以来,得益于宅基地“三权分置”,坑口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坑口村充分行使土地所有权,开展“多规融合”村庄发展一体化规划编制试点,将4个分散的自然村整合集中,建设成为和美乡村。为解决部分经济困难农户的建房资金问题,2017年11月,坑口村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宅基地资格权的村内部有偿调剂,14户农户调剂总面积达到573.56平方米,成交额达到了787.29万元。同月,坑口村采取公开竞拍方式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选位,共收取选位费412万元,最高价达到7.1万元/间,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了资金。3个自然村原11亩村庄建设用地,10亩完成复垦形成了“集地券”,1亩用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发展相关旅游休闲产业。按照义乌目前的“集地券”保底回购价和入市基础收益(均为40万元/亩)计算,宅基地退出后村集体获益400万元以上。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既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权利,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宅基地价值的增值,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义乌共有农村宅基地近21万宗,按每宗宅基地抵押贷款金额73万元估算,可以撬动农村经济杠杆达1500多亿元,极大增强农村发展动能。
城乡更融合
统筹下好“一盘棋”
在义乌,人们路过城西街道五一村,总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新中式联排房时尚典雅,让人误以为走进了城市里的别墅区。今年6月,作为义乌农村有机更新改造“84.5”号文件的首个试点项目——五一村香山合院正式交付,247栋联立式合院陆续迎来它们的主人。
“这里的房子我们很满意,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很适合新农村,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入住了。”当天,稠江街道龙回村村民方月芳激动地用钥匙打开新家的门。2021年,她以387.6万元的总价,竞得五一村120平方米的宅基地资格权权益,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以前,义乌宅基地跨村私下交易的现象比较多,产生大量纠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改革发展科负责人直言,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农村宅基地转让范围,被限定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宅基地不能转让给其他村需改善居住条件的农户。
2015年以来,在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3条底线基础上,义乌先行先试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并在确保“户有所居”前提下,既允许农民有条件转让使用权,也允许农民在本村范围内调剂资格权。
2021年,改革更进一步,4月,义乌敲响农村宅基地资格权权益跨村调剂竞拍第一槌。全市范围内31户农村村民经逐一竞价,以每平方米3.29万元的均价,竞得该街道五一村3500平方米宅基地资格权权益。这些审批取得的宅基地资格权权益由村民自愿退出,村里统一回购,再经街道委托农村土地整备公司,通过公开竞拍等市场配置方式,调剂给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农民,直接获得宅基地建房、转让、抵押、继承等各项权能。
“跨区域的资格权放活,相当于把整个义乌442个村社,当作一个大村,一盘棋统筹安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从单一激活,向整村激活、多村联动激活、整片整区域激活转变。
产业更多样
充分释放土地潜力
盘活土地,只是开始。在准备好的沃土之上,引入什么样的项目“苗种”,如何引导“浇灌”它成长,是此轮改革中各地积极探索的方向。当潜力被充分释放,宅基地才开始真正焕发价值。
最直观的收益是财富。把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后,不少试点地区都在探索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乡村产业,拓宽农户财产性收入渠道。
福田街道北下朱村村民老金最近刚到账了一笔8000元的房租收入。依托当地蓬勃的电商产业,老金4层高的自建房,每年房租收入可达30万至4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北下朱全域1200幢有闲置楼层的农房都被“一抢而空”。而放眼义乌全市,像北下朱的“电商村”比比皆是。截至目前,义乌已培育电商村226个,农民每年通过出租闲置农房获得的租金收益超过60亿元。
围绕农房的要素集聚,让基础设施和产业业态更加多元,各领域人才也随着项目涌入乡村。沿着素色的石板路漫步李祖村,处处都有游客在打卡。危旧房拆除后腾出来的空间,让李祖村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焕然一新的李祖村,逐渐引起了不少人关注。村里的蒸馏器咖啡馆发起人之一殷茗琪,便是在一次乡村调研中“种草”李祖村选择留下在这里创业。
近年来,义乌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底蕴、自身产业基础等因素,积极引导中心村依托市场优势发展专业街;城郊村发展淘宝、网红直播等电商产业;远郊村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涌现了城西街道七一村、后宅街道李祖村、福田街道江北下朱等一批网红村。
一块块热土,点燃乡村发展的动力。破土而出的,是一个充满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