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运动员在四季青市场选衣服。图源:潮新闻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开赛前两天,有人偶遇外国运动员在“买买买”,相关视频还冲上热搜。镜头里,身高1米85以上的运动员们,来到杭州本地人熟悉的钱江小商品市场、四季青市场,像模像样地砍价、购买商品,还有的使出了绝技“对半砍”,甚至有运动员拉着行李箱“扫货”,主打一个入乡随俗。
外国运动员竟能找到批发市场,谁告诉他们的?这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惊。据悉,为了让外国运动员更方便购物,钱江小商品市场还设置零钱摊位,给来逛的外国运动员提供方便。一些店家还自备了英文翻译,与运动员们沟通无障碍。
主业是来杭州参加亚运会比赛,副业是去市场“扫货”,可以说把方方面面安排的明明白白,不让一点时间浪费,这一届运动员,真的是太会了!
外国运动员,能这么自然快速地在杭州找到钱江小商品市场、四季青市场,且从容地在相关市场购物,一方面,意味着这些国外运动员们,可能真的提前用心做过“攻略”,现在才能如此轻车熟路;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杭州确实给广大外国来宾提供了一个舒适轻松愉悦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安心放心舒心逛街和购物。
亚运会期间,从外国运动员在杭州组团逛市场的行为本身,就能够看出,中国式人情世故,正在被他们理解和摸透。而买东西对半砍价,以及拉着行李箱走量“扫货”等行为,尤其是砍价时坚定的眼神,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东西,和店主告别的笑容满面,更是让国人大呼:专业、到位。
杭州亚运会,外国运动员们的“小确幸”,不只在赛场上,更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里。相信越是在这些更具生活化气息、更具烟火味的地方,他们越能感知到这座城市的文明善良,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以及中国的多彩社会和深厚文化。
此前还有媒体报道,杭州有一位老年市民在用流利的英文与阿富汗运动员聊天。外国运动员逛市场、西湖边和游客及本地市民聊天,这些都是借体育盛会各国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一个民间有益互动。
同时,这也属于面对面的“互联互通”,是最直接生动的“民心相通”,更是促进和见证亚洲各国民众间友谊和团结的一个现实缩影。可以说,杭州亚运会为各国民众之间的文化体验和交流互鉴提供了一个“窗口”,而这些互动的场景,也是杭州亚运会一道流动的且极富感染力的“人文景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是人间正道。交流没有那么复杂,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可以预见的是,杭州亚运会期间,多领域高频次的民间交流、人文往来,既撩拨了彼此的心弦,又坚定了我们“一起向未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