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间活动越来越少的问题,现在连老师都看不下去了。近日,山西晋中有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称“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也有学生无奈表示:课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2分钟,上厕所都来不及。
学生被“课间圈养”的现象由来已久,也曾引起过广泛争议。近年来,不少学校出于安全考虑,提倡所谓的“文明休息”,规定学生在课间10分钟,除了喝水和上厕所,不准在楼道停留,更不能去操场上玩耍。如此一来,本应热闹的课间活动时间,结果却变得异常寂静。
课间10分钟,曾经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宝贵时间,如果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出去玩,这还叫孩子吗?学校搞“课间圈养”,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安静地待在座位上,这样的“文明休息”实则已然背离教书育人的初衷。对此,教育部两年前就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明确: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道理是明摆着的,可“课间不自由”的情形为何愈演愈烈?
归根结底,学校有不堪承受的责任之重。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弱,玩耍嬉戏难免有个磕碰,学生一旦出点事,学校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即便学校被证实并无过错,在家长看来,也要追究学校监管不力的责任。另外也有学习压力大、老师上课拖堂等原因,对学生课间活动造成了时间上的挤压。
学校难,家长也难;家长怕,学校更怕。毋庸讳言,“安静的课间10分钟”其实是家校博弈、拉锯甚至妥协的结果。即便当下的《民法典》已将学校尽到教育、管理责任,作为一种免责情形予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消学校的顾虑,但学校要如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已经完全尽责呢?还不如“一刀切”规定课间不跑动省事,“课间圈养”就此走入了困局。
安全是头等大事,小心谨慎一点固然没错。但怕这怕那,干脆将学生“圈养”起来,明显有悖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根据注意力规律,听课45分钟后,最好有一定时间的身心放松,让脑力、体力、视力得到恢复。而追跑打闹、自由玩耍,其实是童年生活的“标配”。每一次和同龄人玩得不亦乐乎,都会给孩子的心灵成长储备能量。表面看“课间圈养”解决了眼前的安全,从长远看,这种“圈养”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摧毁。
打破“课间圈养”绝非只是学校的事,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家长还是要理性看待孩子的磕磕碰碰,不必过度紧张敏感。须知,“圈养”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试想一所学校,如果缺少了课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将会变得多么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