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儿童,就是守护美好家园的希望,就是守护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营造重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社会环境”“提高儿科医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昨日,在市两会现场,“儿童友好”成为热词,多位代表委员交流如何打造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县域典范。
“儿童友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何实现“儿童友好”可观可感,打造有特色、可感知、可评价的活动空间和服务体系,让“儿童友好”理念真正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全部过程、各个方面?代表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儿童友好”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这是我关注到的一组数据,值得借鉴。”市政协委员冯春梅拿着手中的数据说,截至2023年,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41.2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0.6万人,流动人口20.42万人(少数民族20607人),外籍人口3037人,在校中小学生及幼儿27.9万人,每年寒暑假流动未成年人在5万人以上。
冯春梅分析,义乌未成年人数量大、民族多、国别多。当前,义乌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申报评审,接下来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彰显人文关怀,提高幸福指数,力争打造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县域典范,让义乌这座城市成为向世界展示国家“儿童友好”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儿童友好’可以是一首主题曲,也可以是一个具有义乌辨识度的‘儿童友好’城市形象。”市人大代表万少君表示,在积极谋划布局义乌文旅产业的同时,可以举行全世界青少年小商品创意大赛,吸引全世界青少年聚焦义乌、来到义乌、留在义乌,把义乌打造成世界性青少年发明创造的永久承办地,让“儿童友好”可观可感。
市政协委员叶月飞则表示,义乌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快,多元文化与信息交流活跃。在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义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建议多层次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多领域构建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多维度营造心理健康关爱环境,各方面共同守护义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对此,市政协委员楼志强深感认同。他说,国家倡议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纳入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学校健康教育改革,构建高质量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加强儿童体育工作、优化完善学校体育活动制度、开展体育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等势在必行。
“加强儿童医疗健康保障,提高义乌儿童医疗服务水平”,是市政协委员楼慧超的建议。楼慧超觉得,义乌儿童人口数量庞大,光靠中心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有限儿童医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改善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加快医疗改革步伐、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继续推进儿科建设等方面,继续提高儿童的医疗服务水平。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学生们的校园学习环境也不能忽视。”提及“儿童友好”,市人大代表朱正华也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感。近年来,随着义乌城市发展、有机更新的脚步不断,部分学校周边的项目工程也给学生上下学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建议加速谋划落地后宅小学等新校区建设,给学生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市人大代表龚响春则提到了校外辅导班的热点话题。龚响春觉得,“儿童友好”安全第一,要全力做好义乌校外辅导班的安全治理,为“小商品,大市场”营造更好的社会平安环境。要加强对校外辅导班教师、员工的资格审查,重点关注校外辅导班的应急逃生设施、安全防范工作、空气环境监测等方面内容,确保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可是目前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却依然存在。”如何真正给学生减负、实现“儿童友好”,市人大代表陈益飞说,应该提高课间上课效率、减少学生额外作业,取消过多的辅导班、严抓课外辅导班的治理工作。要转变社会片面追求学生学科成绩的理念,倡议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现场,来自各个行业的代表委员们为“儿童友好”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大家纷纷表示,“儿童友好”程度是衡量一座城市温度的重要标准,要重视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有特色、可感知、可评价的活动空间和服务体系,让“儿童友好”理念真正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实践探索“儿童友好”义乌路径,向全世界发出“儿童友好”的义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