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全市防溺水专项工作启动,对全市的防溺水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随着天气转热,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水库、山沟、溪流、河塘等成为潜在的“危险地”,若不加以注意,就很容易发生溺水、溺亡事故,面对“溺水之殇”,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防溺水这根弦,全面拉紧防溺水“安全网”,持之以恒强化安全教育,确保警钟长鸣、安全度夏。
全面拉紧防溺水“安全网”,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起防溺水工作的“安全堤”。我们注意到,防溺水教育工作年年搞,但全国“溺水而亡”悲剧却年年有,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防溺水安全意识不强,防溺水的这根“弦”没绷紧却是主要原因之一。痛定思痛,减少“因溺而亡”,防范悲剧上演,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增强防溺水意识,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家庭、学校、社区要联起手来,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孩子时刻远离“水祸”,尤其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陌生水域私自下水。一些池塘、河流等水域,应设立警示标志、标识。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溺水技能教育与培训,增强危机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全面拉紧防溺水“安全网”,要时时盯紧安全防护“关键处”,全面拒绝“野泳”。从各地发生的溺亡案例看,有不少是发生在山水景点、水库江河以及一些山塘、野塘等区域的,而这些区域有的是明令禁止的饮用水源地,有的是无人管护的天然水塘,也有的是暗流涌动的危险水域。因此,在每年的暑期,各地都将“珍爱生命,拒绝‘野泳’”列为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自然河流、野塘、水库水情复杂,加之夏日气温高,水面、水下温度差很大,极容易造成抽筋、溺水等情况的发生,再加上不少“野泳”水域比较偏僻、救生设施缺乏,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很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各级各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和引导,营造拒绝“野泳”的浓厚社会氛围。家长们更要时刻绷紧游泳安全这根弦,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同时,教育监管家庭成员尤其孩子们拒绝“野泳”。
全面拉紧防溺水“安全网”,必须家庭、学校、社区联动,齐抓共管,扎实做好严防、细防工作,织密防溺水安全网。孩子是“防溺水”的重点群体,需要每一位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一方面要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明确告诉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教育孩子哪些地方不能去,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教育引导孩子不要到隐患水域玩耍、洗澡、游泳等。也可利用暑期带孩子参加一些游泳、救生学习或训练,掌握一些必备的游泳救生技能。学校、社区、各部门、镇、街道等各方要主动作为,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多管齐下,依法履行好防溺水安全监管和排查防范责任,强化山塘、水库管理。要对辖区内水域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水域隐患警示、河道巡查、日常宣传教育、防范设施建设和防范措施落实等,对每个水域都做到有人监管、有人巡查、有人排查、有人处置、有防范措施,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预防溺水事件,人人有责。我们要以生命的教训为警醒,时刻绷紧安全之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