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婺剧:义乌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发布时间: 2024-08-02 09:26:06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吴潮海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婺剧《海瑞罢官》 1985年演出

婺剧《瑶山春》 1975年演出

婺剧《双阳公主》 1982年演出

婺剧《乌孝词》 2017年演出

婺剧脸谱

《义乌婺剧剧作选》《婺剧乐曲选》《婺剧脸谱故事》

  “百样好看弗及戏”“七嬉八嬉,不及望(看)戏”。从俗谚不难看出义乌人对戏剧的爱好。而在浙江中部地区,流行的主要是婺剧。

  婺剧,是浙江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瑰宝。它源于金华,因古婺州和婺江而得名,可以说婺剧是婺文化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婺剧,是我国传统艺术珠玑,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文有武,且说且唱,集“唱、念、坐、打”于一体,可以说,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戏剧史中都是独树一帜。

  婺剧,素有“徽戏的正宗,京剧的祖宗,南戏的‘活化石’”之称。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曾不无感慨地说:“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而真正形成“婺剧”这一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它将流行在浙中地区的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腔合称为“婺剧”。

  由此可见,婺剧并不是单一的剧种,而是兼演六大声腔的地方剧种的总称。在这六大声腔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当数高腔。有人说,“婺剧高腔是中国南戏的活化石”。而“婺剧中的高腔声腔,是义乌腔的延续和发展”。“就声腔来说,婺剧的六大剧种不仅与明代盛行的四大声腔一脉相承,而且与明代中叶崛起的义乌腔渊源甚深。”(《婺剧简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那么,义乌腔究竟源出何处?据清嘉庆《义乌县志》载,明朝初年的朝廷大臣方孝孺,在朱元璋驱逐胡虏、统一中国之时,到军队收集将士打仗杀敌的事迹,并据此创作了文辞优美、音节铿锵、高亢激昂的以打击器伴唱的《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用以颂扬军队、力促国家统一。之后,他将《铙歌鼓吹曲》十二篇题赠同窗好友、博学多才、通晓音律的义乌学士刘养浩。此时,方孝孺凭借他的地位和思想家的敏锐,把高亢激昂的铙歌奉为明王朝的军乐。

  由此可见,婺剧之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除了鼓乐别具一格:先锋一扬犹如虎啸龙吟,唢呐一吹如同万马奔腾,战鼓一擂好似翻江倒海;尤其是高腔一吼,仿佛一声惊雷里的漫天暴雨,从九天呼啸而下,又似乎马嘶萧萧,激昂澎湃,在“撑天破”“惊鬼神”酣畅淋漓的啸叫声中,让观众体味到义乌人不屈不挠、拼搏奋发的精神,乃至戏散场了,那天籁般的高亢之声仍在耳旁回响。难怪古代军队要把《铙歌鼓吹曲》作为打击乐器伴唱的歌曲,因它以高亢、激越、奋进为主旋律,能鼓舞士气,激励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也难怪自古以来,由于义乌兵作战骁勇,尤其是经过戚继光训练后,成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劲旅。这与义乌高腔这一婺剧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久而久之,这种高腔由军队流入民间,并引起戏曲家的关注。因这支乐曲的创制者为义乌人,于是,一个以义乌腔命名的高腔曲调由此形成,从而让义乌腔与兼演高腔、昆腔等声腔为主的地方戏——婺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另据《义乌市志》载:“义乌腔”明朝中后期产生于义乌。其名初见于明万历戏曲理论家、作家王骥德《曲律》:“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以此推算,义乌腔大约在明隆庆、万历甚至嘉靖年间已经流行。又据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沈宠绥《度曲须知》载:“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徽州、乐平之殊派。”清乾隆九年(1744年),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南曲之异,则有海盐、义乌、弋阳、四平、乐平、太平等腔。”咸丰元年(1851年)王德晖、徐沅徵合著的《顾误录》亦载:“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四平、乐平、太平之分派”。《辞海》“高腔”条释:“义乌腔等也对高腔的系统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义乌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义乌腔的形成与流布,逐渐发展成婺剧的三路高腔,即西吴高腔、侯阳高腔和松阳高腔。由此而论,这三路高腔可确定为义乌腔的遗响。

  可见,义乌腔对婺剧起源与流传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证明义乌是婺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同时也奠定了义乌是培育和扶持婺剧这门古老传统文化艺术沃土的历史地位。

  据此看来,自明嘉靖年间起,义乌高腔流传已近500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达到了顶峰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单是义乌境内,各级业余婺剧团竟达220多个,每逢佳节,几乎“村村锣鼓响,处处戏文唱”。

  薪传有人 无愧师承

  义乌人对婺剧的喜爱、迷恋和执着,为形成婺剧粗犷洒脱、旋律优美、表演独特的艺术特色,确立婺剧在中国戏曲史中的重要地位并享誉海内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正由于义乌腔与婺剧高腔在声腔上的这种血缘关系,使得义乌创建的一批婺剧班社,对婺剧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直至清末及民国初年,义乌婺剧班社有的因创建早、行头足、名伶多,被称为婺剧的“太师班”;有的成为当年婺剧界演员阵容最整齐、演艺水平最高的班社之一;有的甚至还得到当时的官方认可,将其改建为金华专区实验婺剧团。诸如——

  傅金玉昆腔班,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三年(1914年)更名为蒋金玉。由佛堂雅西村傅瑞法发起。“金玉”是昆班常用的雅号,因创办人姓傅,故名“傅金玉”,主要活跃在金华、义乌、浦江、衢州、江山一带,能演出《火焰山》《千秋鉴》《十五贯》《打子教歌》《济公传》等30多本大戏及100多个折子戏。拥有名伶也较多,有大花茂容、钱银泰,小花陈明钱、张荣照,小生方庆,二花樟贵,花旦小宝剑……

  何金玉昆腔班,成立于1924年,前身系傅金玉班,后转盘给畈田蒋蒋某经营,遂改称蒋金玉。民国十四年(1925年),又转盘给东河村何文灿,改名为何金玉。何金玉班行头足、人员齐、实力雄厚,是历史最长的戏班之一。前台演员14人,后场(乐队)6人,勤杂人员除班主、行头主外,成头(写戏)1人,管箱3人,还有伙头、泡茶等。

  何金玉班上演剧目十分丰富,能演《荆钗记》《琵琶记》《折桂记》等42本大戏和《单刀赴会》《思凡》《三闯辕门》等100多个折子戏。民国二十六年,打破女人不能登台的陈规,培养花旦叶金钗、作旦吴爱香两名女伶。名角有花旦吴有富、何三定,小生方正,大花钱银泰,小花陈明钱、盛元清等。它是新中国成立前夕金华地区唯一的昆腔班,人称太师班。

  王金玉昆腔班,创办于1914年,1920年散班,由佛堂田心村王时琴组班。此班能演《长生殿》《九曲珠》《取金刀》《通天河》《翻天印》《折桂记》《金钗记》《金棋盘》等20多个正本和80多个折子戏,主要角色有大花王樟贵、小花盛元庆、花旦兴福、正旦王先弟等人。

  大阳春徽班,创办于1915年,1929年散班,由王阡村楼珙森等人起班。由于班主不惜重金聘请名角,因而不仅是演员阵容强大、水平最高班社之一,同时还能演86个正本和200多个折子戏,是一个戏文众多的名班。男演员都会武功,故不怕警察封箱、流氓捣乱、地痞敲诈,而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颇讲江湖义气。主要演员有花旦丁宝金,作旦新水、阿申,正旦何金兰,老旦孙功火,小生陈瑞烹,老生阿宝,老外俞兰琴,大花有海,小花冯进流等人。

  胡鸿福徽班,创办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民国三十八年散班,由义亭镇上胡村胡志钱与胡樟松起班,当时班名为“大鸿福”。民国十九年,胡樟松退出,由胡志钱独自经营,改称胡鸿福。是年,《大香山》一剧演出,首创戏曲舞台布景,博得观众满堂彩。该班的行头不仅有三套,而且经常更新,在行头上缀上电光片,耀眼夺目,为婺剧作了有益创新。班内名角如云,如花旦张学文、施秀英,小生徐小牛、胡根土、施维珠、周金洪,老生徐永金、林春华、傅锦瑞、徐锡贵、李朝松,正旦胡顺流、徐仙芝,老外沈明,小花俞兰英、余阿良、夏美惠,大花胡志钱、章汝金、吴小根、申如松,二花鲍济富、陈顺庆、许荣华、徐小汉,四花胡跃昆、徐三汉……雄厚的实力使之成为婺剧上等班,红极一时,声望极高。

  正由于声名鹊起,所以胡鸿福班的演出范围除浙江的金华、衢州、台州、处州、严州等府县外,还跨省到江西玉山、上饶等地演出,大大提高了婺剧徽戏的知名度,为扩大婺剧的影响力作出应有贡献。

  新新舞台徽班,创办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佛堂朱灌聪和王跃荣起班。朱灌聪认为,要办戏班就要力拔头筹,因而延聘演员是一流的,取名也号称“新新第一台”,1935年改为“新新舞台”。自成立18年来,一直以阵容严整而称雄。名角有花旦张学文、施秀英,武旦王樟起,老旦王璋贤、俞大苟,正旦胡顺民、徐仙芝,作旦叶文荣,小生严双棋、施维珠、吴莲英(女),老生林华春、傅锦瑞、徐锡贵、李朝梭、陈菊香(女),老外沈明春、鲍明清,小花麻痢听、余阿良,大花有海、章汝金、胡志春,二花鲍济富、陈顺庆,四花胡跃昆、徐三汉等。1951年4月,金华专署文教科批准将新新舞台改建为金华专区实验婺剧团,这就是金华县婺剧团的前身。

  大荣春徽班,最初由金华肉店老板李新开创办。1946年至1948年期间称义乌荣春,由义亭乡鲍宅人带班。1949年5月至1950年12月,由义乌的胡顺流带班,组织了大荣春班。1951年1月改为大荣春共和班。后与衢州实验婺剧团合并为浙江婺剧实验团,为浙江婺剧团的前身。

  由于对戏曲的爱好,义乌办班一直走在前列,如昆班,辛亥革命后有据可查的总共14个,而义乌占6个,近一半;金华徽戏班,清同治年间达到了高峰,有30多个班社,到新中国成立前,仅剩11个,其中义乌有3个。

  新中国成立后,义亭婺剧团晋京演出曾轰动一时,义乌婺剧团多次到海外演出更是好评如潮。

  名班出名师。婺剧班社的绝大多数艺人都没文化,台词唱腔全靠苦学强记。如目不识丁的婺剧徽班著名小花脸俞兰英,他演到哪里红到哪里,扮演《僧尼会》中的小和尚,有“活和尚”之誉;二花脸鲍济富,虽然目不识丁,但72本徽戏,本本都能演,演《水擒庞德》,被观众誉为“活周仓”;大阳春徽班的花旦丁宝金,不仅身材苗条、扮相俊美,而且嗓音清亮,有“铁嗓”之称;小花冯进流因演技高超,当年金华知府赏他一盏大红灯,誉其为“盖八县小花”,声名鹊起。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才人辈出,如吴光煜荣获文化部授予的尖子演员称号、一级演员,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僧尼会》是他的成名戏,周恩来总理称他“把小和尚演活了”;吴秋生,专工花脸,擅演剧目有100多个传统戏;楼巧珠,曾多次参加省、市戏剧节,获得演员一等奖,多个节目被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录制;张国标,为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小百花奖,浙江省婺剧节演员表演一等奖、表演金奖……

  历史背后 百年潮阔

  婺剧,演出的目的不仅仅是娱乐大众,更是寻觅知音,通过知音影响社会,以戏会友,以戏助推革命事业的发展。在《婺剧简史》中就有如此记载:“婺剧还有光荣的革命历史。辛亥革命前夕,金华的张恭大班和张恭小班,曾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鸣锣开道,建立了功勋;抗日战争时期的义乌服务团,曾为反对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婺剧简史》)。

  义乌是辛亥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之一,与陶成章在《浙案纪略》中所记载的秋瑾领导的1907年浙江起义的中心和大本营相毗邻,因而一些会党领袖频频光顾,将义乌作为会党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而在义乌活动,主要就靠剧团班社作为掩护。这在《浙江文史记忆·义乌卷》中也有记载:“清末,爱好戏剧的士绅喜欢出资组织戏班(如称‘太子班’),往农村演出,以之为娱乐。龙华会以此为掩护,组建戏班,借演戏为掩护,串联民间反清力量,扩大组织。而这个戏班的活动范围,主要就是金华、义乌一带,包括陶成章扮作风水先生,也是随戏班在金华、义乌一带游历,借以宣传反清革命道理,密商举行起义大计”(《浙江文史记忆·义乌卷》)。更难能可贵的是,民国十九年,编演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现代剧《破南京》,剧中人物有孙中山、黄兴、秋瑾等,从而引起轰动。

  陶成章,是光复会创建者之一。为联络会党、共同反清、筹划武装起义、争取民主共和,在辛亥革命前,曾三次来义乌。

  为避人耳目,陶成章到义乌即假扮成风水先生。在义乌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做社会调查,摸清清兵军营情况,登记会党成员,了解百姓疾苦;二是宣传反清思想,向进步人士赠送邹容写的《革命军》、陈天华写的《警世钟》《猛回头》及《浙江潮》之类期刊;三是密商武装起义大计。

  除陶成章、徐锡麟外,史料中记载最多的当数巾帼英豪秋瑾。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细说民国创立》中,就有如下记载:

  “丙午年(1906年)十月,萍醴浏革命军起事。有若干同志集议于上海,计划在苏浙湘鄂等省响应,秋瑾在集议之时承担了浙江方面的工作,奔走于诸暨、义乌、金华,联络会党。”

  这在《婺剧简史》中也有记载:李庆福班,又名张恭大班,成立于1903年。这个班原由徽班著名花旦李宝剑(1878-1933)创办。他是永康人,九岁学戏,十六岁成名,二十三岁拜金华曹宅乡一个著名绅士为父,在金华、衢州、兰溪同时起了三副徽班,取名为李庆福班。1903年,金华府举人张恭(又名张同伯),为了反对清朝统治,与沈荣卿、周华昌组织秘密会党龙华会。他想利用李庆福班制造革命舆论,掩护革命活动,李宝剑欣然同意,将李庆福班改名张恭大班,由张恭直接领导。在清政府眼中,张恭大班无非是演戏娱乐,殊不知他们“多演宋明亡国故事,以隐寓复仇之旨”,结果使广大民众“皆大感激,不期而归者数千人。”为辛亥革命的胜利立了汗马功劳。”而张恭大班的演员,就有义乌籍的小花冯进流、二花鲍济富等人(《婺剧简史》)。

  抗战期间,八大队组建了“金义剧团”,自编自演一些婺剧,既活跃了战士的文化生活,又融洽了军民关系。

  负行千里 果之累累

  在旧社会,戏剧的传承,基本上靠口口相传,由于封建统治者对戏曲的不重视及对艺人的歧视,历史上能够见诸文字记载的婺剧资料寥若晨星。新中国成立以后,偶有发现的一些手抄剧本,不少是年过古稀的老艺人口述的记录,或是一些老艺人家属提供的资料,故收集婺剧剧本难度相当大。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情有独钟。2008年8月5日,《金华日报》披露了一则信息:“项耀益为214本婺剧剧本找传承人。”嗅觉灵敏的义乌市志(丛书)编辑部闻知消息,马上赶往浦江。经洽谈,方知这是个婺剧迷,为保存从婺剧票友及通过朋友借来的不同婺剧剧本,不辞辛劳,把这些剧本一一抄写下来。有的不肯借,他就花钱买下来。他年逾古稀,非常想传承下去,于是,拜访者立马决定买断这些资料,这既帮老人实现了寻找传承人的愿望,又为自己编纂婺剧剧作选找到了一座金矿。

  为了丰富剧目,搜寻到更多的婺剧剧本,义乌丛书编纂者秉承“续婺剧文化之脉”的强烈使命感,通过召开婺剧界老艺人座谈会、诚邀热心婺剧传承的老艺人陈良友专职从事收集整理等办法,继续四处搜寻,在义乌市婺剧团和一些老艺人的无私帮助下,累计收集剧目400多个。同时,还收集婺剧传统曲牌、过门、锣鼓经等乐曲100余首,婺剧脸谱200余幅,从而得以编纂出版《义乌婺剧剧作选》《婺剧乐曲选》《婺剧脸谱故事》一套12辑(已列入《义乌丛书》系列)。这在婺剧历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

  经过各方长期努力,婺剧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地方戏曲,早在2008年,就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预料,婺剧一定会迎来它的黄金时代,让这张“金名片”更为靓丽。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