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提振乡村“精气神”——访农创客、上溪镇荷市村青年委员吴俊

发布时间: 2024-08-08 09:54:06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见习记者 丁奕彤 文/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叔、婶儿,再靠近一些……”8月4日上午,上溪镇荷市村文化礼堂里不断传出照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一对对夫妻将最美的笑容定格在合影上。

  正在给村民公益拍摄合影的,是荷市村青年委员吴俊。七夕将至,他用自己的摄影特长为村民送上节日礼物。

  吴俊出生于1987年,胆子大,想法超前,担任荷市村青年委员以来,他深挖村里索面、馒头等特色农产品,打造荷市村研学馆,通过课程定制、品牌打造,大胆推动荷市村“老手艺+”多元化产业发展,让传统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发展。

  归来做好村民“贴心人”

  盛夏,荷市村空气中弥漫着面点的咸香。“我先去给我们村‘工匠’送一下荣誉证书,这位老师傅可不得了,春节期间,买他家馒头要排长队。”给村民拍完照后,吴俊马不停蹄地赶往村民吴根禄家中,为他送去“义乌市乡村工匠(种养加服类)称号”荣誉证书。忙碌,是他担任村委以来的日常。

  初见吴俊,给人感觉似乎有点文弱,可一开口,却又沉稳有道,谈起治村“制度管理”“矛盾化解”,头头是道。

  “回村之前,我在企业行政后勤岗位工作了三年,也算有工作经验。”吴俊笑道。企业工作期间,他踏实能干,很受器重,生活安稳,前景光明。业余时间,爱好摄影且热心公益的他经常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荷市村有个热心的小伙子。村里装修文化礼堂时,他就十分积极地配合完成礼堂文化上墙工作。“那时候,村里总念叨缺年轻人,希望我能回来。”2020年,在老村支书数番劝说下,他终于打定心思,回到村里,高票当选为青年委员。

  刚开始接触村务工作,吴俊坦言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村里人不认识几个。在村支书鼓励下,他开始背上相机,走村串户,为老夫妻拍合影,为村民拍全家福……就这样,在他的相机里,村民们的笑容越来越多,与群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想要真正成为老百姓贴心人,困难远比想象中多得多。前几天,村里老年食堂考虑到众口难调,且不少人有打包的意愿,所以让老人把生的馄饨打包回家自己煮。次日,有老人家属就找上吴俊,“我家老人年纪大了,让她自己怎么烧,你们工作太不负责了!”

  吴俊将眼前情绪激动的家属安抚坐下,倒上一杯热水,耐心听家属陈述情况。“婶儿,这个事我马上就和食堂工作人员提醒一下,下次你家老人那份馄饨要煮熟,以后老人有什么困难,您就来找我!”几番宽慰,最终得到了家属的理解。

  “事情不大,可这就是乡村生活,老百姓要的无非是村干部的尊重。”吴俊说,“村里的工作,‘老经验’仍管用,总有‘人情味’在里面,这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的社会经验与情感智慧。”让吴俊感到心里有底儿的,是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支持他、帮助他,村党支部书记陈运喜更是把吴俊当自家孩子看待。“年轻人有想法,肯吃苦,村里发展还得靠年轻人。”陈运喜显然对这个年轻的村干部很满意。

  扎根带动传统产业新发展

  这些年,随着“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村里的环境变美了,老百姓的屋子亮堂起来了,怎么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成为吴俊思考的工作重点。

  吴店索面、馒头,已有百年历史。早年间,上溪镇荷市、和平、南平、新民四个村就有六七十家索面、馒头生产作坊,2009年,吴店索面、馒头制作技艺被列入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索面已实现了机械化量产。目前,荷市村中仅剩6家索面生产作坊,制作馒头的仅存3家,且制作师傅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手工作坊大规模萎缩,荷市村索面、馒头更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做索面太辛苦了。”村里老师傅吴小华道出了原因:坚持纯手工制作索面,从和面、揉面到分面、晒面,再到最后回潮、装筐,整整需要十八道工序,一帘面就要耗费十几个小时。有订单时,手艺人往往需要凌晨起来干活,一直忙活到下午。“夫妻俩一天忙活16个小时,也只能制作150斤左右。”他说,索面以批发为主,利润微薄,一斤索面利润不到5元,却要耗费两人一整天的精力,完全是以人力和时间换取回报。为了提高索面价值,吴俊找了设计团队,为村里索面设计了礼盒装,但由于无法解决索面长期储存的技术性问题,一直无法向外拓展索面销路。

  经过一番考察学习,吴俊又大胆提出了采用“研学”的形式。这一想法,得到上溪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吴俊更是铆足了劲,挨家挨户做工作,老师傅一口答应下来,还慷慨地把制作索面的工具借出来支持研学。

  2021年4月,荷市村研学馆面世,荷市村文化礼堂迎来了首批研学体验的学生。自此开始,每周都有几百名学生过来体验。人流的增加打响了吴店索面和馒头的知名度,增加了不少销量。沉寂多年的荷市村,摇身一变成了节假日的网红打卡点。目前,荷市村研学实践站被评为义乌市级家庭友好实践基地,获批网络销售食品许可证,一根根手工索面承载着乡愁记忆、传承着民俗文化,也成了村民致富的“金丝线”。

  期许抱团发展让家乡焕发生机

  担任村委三年半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当吴俊翻越过一座“高山”,发现还有下一座“高山”,心中难受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总会想起这样一句话,“很多时候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研学馆开起来了,研学的孩子一拨接着一拨来,但是想游客重复来村里打卡,并非易事。为了拓宽传统产业销路,吴俊“盯”上了村里的其他资源,如结合助农开展“拔萝卜”活动,联系国企单位推介索面、馒头等产品。在一次入户走访期间,吴俊发现了村里还有一位弹棉花的师傅余生坚。起初,余师傅对研学并不“感冒”,于是吴俊和他算起了经济账,“闲暇时给孩子们上课,既可以推广这门老手艺,又可以赚取授课费增加收入。”听到这里,余生坚眼睛一亮:“这活能接!”

  随着研学产业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荷市村打卡。吴俊敏锐察觉到,仅靠一个村很难“出圈”,与周边抱团联动,才能解决根本性发展问题。于是,吴俊主动联系了苦竹塘村、潜溪村、王村等村,最终将单一的索面体验研学课程,丰富成首站到苦竹塘村参观吴晗史学馆,再到荷市村体验索面、馒头制作,最后到潜溪村使用共富灶烧制索面。“王村的红糖博物馆投用后,也将加入我们研学‘朋友圈’。”谈及未来发展,吴俊信心满满。

  “当决定要回村发展时,我与荷市村忽然有了一种共命运、同呼吸的感觉。”在吴俊心中,能够为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做些事情、解决问题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未来,他计划继续挖掘本地资源,打造一座面食博物馆,发展研学旅游,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采访札记:

  青年为乡村带来新气象

  “后浪”回村主事,荷市村不是特例。在义乌乡村,青年人才逐渐登上舞台,有人扎进农村,扶起了一个产业;有人学以致用,辟出一条乡村治理新路;有人带村民开直播、拍短视频,引来不少人气;有人带回大批同龄人,让整个村子生机勃勃……富有创造精神、充满奋斗激情,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乡村面貌,同时在奋斗中收获成长。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曾经,艾青在诗句里写下自己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而今,前赴后继的年轻人正踏上故土书写着新的篇章,许多梦想正在乡村悄悄酝酿……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