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了我的使命!”12月3日下午1时许,看着从分离机上取下来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装进保温箱,义乌“90后”小伙蒋祝平长长舒了口气,“希望这袋生命的种子,可以给那个素未谋面的人带去生的希望。”
持之以恒坚守“三献”一线
这次的救人行动还要从2013年12月5日世界志愿者日说起。当时还对献血一无所知的蒋祝平,秉持着一颗想做好事的心走上了献血车。没想到,这次无偿献血开启了蒋祝平的“三献”之路。市红十字志愿者队队长程青梅对蒋祝平印象深刻,她说:“这个小伙子随时准备应急献血,只要血站有血小板需求打电话给他,他都会赶来献血。”11年来,他完成了42次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11600毫升。
2019年7月3日,蒋祝平来到市中心血站,主动跟医护人员说:“我要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的蒋祝平并不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但他看到新闻报道捐赠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就义无反顾地加入其中。签字时,蒋祝平在手机号码后面加上一条备注:“这个号码永远不会换,打了一个没有接就多打几个。”
2020年8月,蒋祝平又干了一件“大事”,他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网上进行了志愿登记。他说,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他只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无限的可能,即使有一天离开,还能成为“大体老师”,为医学事业贡献最后一点力量。
矢志不渝完成救人使命
正如蒋祝平说的那样,今年7月30日,当接到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电话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8月16日,红十字会再次向他确认时,他还是坚定捐献的信念。8月23日,最后一次确认,蒋祝平毫不动摇,配合红十字会完成抽样和体检。
“刚开始,我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并不多,确认要去捐献之后,我搜索了相关信息,也跟程青梅老师打电话咨询。了解完之后,我把这些信息都分享给了家人,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蒋祝平还积极调整作息,改掉了原本爱吃宵夜的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短短1个月的时间,他的体重从210斤下降到189斤,身体素质越来越好。
11月29日,蒋祝平入住某医院,为捐献做最后的准备。12月3日上午9时许,蒋祝平从容地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血液进入运转中的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其他的血液成分又回输到自己体内。“原来捐献造血干细胞就跟躺着献血差不多,没有任何不适。”蒋祝平笑着说。
勇往直前谱写大爱之歌
据悉,蒋祝平是浙江省第11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义乌第24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还是义乌今年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次捐献对蒋祝平来说并不是终点,而是他公益之路的另一个起点。蒋祝平说,从小父母对他言传身教,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他表示,会继续做好“三献”践行者,坚持无偿献血,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如今在义乌,像蒋祝平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据统计,自2010年市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登记以来,已有1360例入库,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