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们的孩子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学习,在义乌工作、生活非常幸福。”龙回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家长何先生感慨道。何先生老家在湖北,来义乌工作已有十几年,如今孩子和妻子都跟着他来到义乌。尽管还没有在义乌买房,他们也不用为孩子读书问题发愁。
近年来,我市深化随迁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打造“来了就是义乌人”的教育共富新场景,助力我市营商环境优化。今年,我市深化随迁子女入学改革工作随同省教育厅项目成功入选全省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目前,我市共有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近8万人,2024年随迁子女新生超1.7万人,均为全省县(市、区)之最。今年在义乌持有居住证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比例达91.66%,超额完成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目标。
政策:保障“来了就有学上”
随着义乌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迅速涌入。我市以“来了就是义乌人”的开放包容姿态,积极吸纳各地学生,打破户籍限制,仅凭入学儿童的《浙江省居住证》,即可满足入学报名基本条件。
“义乌用地紧张,新建公办学校学位供给跟不上外来人口流入量,过去主要靠民办学校来承接生源。”义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从我市去年启动民转公工作后,随迁子女公办教育率从全省最低的58.7%跃升至全省前列的91.66%。
提升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质量,是每年省两会期间义乌的代表和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事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这项工作也一直摆在义乌市教育局的重点工作清单中,从引导落实“退二进三”政策扶持项目,到写进《义乌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有序推进。
今年4月,人社局和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义人社〔2024〕39号)。为满足我市外商子女入学需求,公办中小学单列招生计划100人,入学资格审查凭外籍商友卡“一站式”通关,实现“最多跑一次”。
服务:确保“来了就上好学”
对于随迁子女在义乌接受教育,“有书读”只是第一步,“读好书”才是长远目标。
“其实,让这些外来建设者子女真正安心的还是政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全时全域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全市100多条招生服务热线、现场咨询点在6月招生季全天候开放。通过全面优化“阳光招生”及“一网通办”服务,我市实现新生入学报名“跑零次”。以“亲情化服务”破解随迁子女父母政策知晓度低、入学报名繁等难题,实现“好上学”。
家长们关注的是孩子能“上好学”,校长们最关心的是教学质量。今年是“民转公”工作实施一周年,为做好转公学校“后半篇文章”,让学生享受优质均衡教育,我市通过管理和业务骨干团队双进驻、运行和评价机制一体化、资金和政策优先支持等,助力转公学校转型发展。
让优质教育的阳光温暖更多随迁孩子,义乌全力保障随迁子女教育公平,切实提升外来建设者的获得感、幸福感,打造教育领域共同富裕“义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