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盈和,激情四射,晚会在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选送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率先亮相,动感欢快的节奏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为这场乡村文化盛宴拉开序幕。紧接着,原创小品、热歌演绎、说唱rap、道情话古村、乡村T台秀等十余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登台,令人目不暇接。
村民演来村民看,群众编排群众评。参与本次“村晚”演出的有农民、企业职工,还有非遗传承人等,各行各业的乡亲,带着泥土的质朴与热忱,登上这绚丽耀眼的舞台,用最真挚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浓郁的年味与幸福的滋味。
当别出心裁的乡村T台秀登上舞台的那一刻,不少端坐在座位上的村民不约而同站起身,举起手机拍照、录视频,“哇塞,原来这就是侗族的服饰呀,好精致,真好看!”现场观众何惠雅说。据悉,该节目由北苑街道四季社区选送,展现了侗族等十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与特色文化。
作为乡村T台秀节目负责人的侗族小伙黄小龙,精通十余种民族舞蹈,常常在社区开设公益舞蹈课堂,不断将各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服饰等常识融入日常教学,促进各族群众增进彼此了解。而在北苑街道,一共生活着有汉族之外的来自全国32个民族的1892名同胞,他们在义乌这座商城追梦、造梦、圆梦,更在义乌乡村感受多元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自信。
本次“村晚”的节目的看点远不止此。据了解,当晚参演的群众节目均为全市各地文化礼堂文艺队伍自创自编自排的优质节目,不少节目都曾在金华、义乌等各级文艺展演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各个都是身边的“大民星”,场场都是地道的义乌味道!
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深度参与节目策划、编排与指导,也是本次“村晚”的一大亮点。何麻车文化特派员、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万少君,不仅参与了系列活动的策划、执行,还将温州圆雕技法、东阳浮雕技法、福建镂空雕技法等与现代审美有机糅合,现场展出包括义乌四大家、鸡毛换糖主题在内的一批精美雕刻作品;来自义乌市文化馆的文化特派员蒋迎炜担任此次“村晚”演出总导演,文化特派员李飞还上台当起了主持人;城西街道桥头村的文化特派员盛萍萍深度参与义乌桥头遗址的考古保护传播,将现场举办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图片展;后宅街道李祖村的文化特派员朱阳瑾带着“有礼的祖儿”系列文创;文化特派员钱旭升带着江东街道大元村的非遗项目捏面人为现场市民塑造丰富多彩的吉祥形象;佛堂镇倍磊村的文化特派员乔浩风邀请了百工坊非遗竹编技艺传承人带来精美又实用的竹编器物……活动期间,文化特派员围绕各自职责任务,深入挖掘、细致整理、生动展示乡村文化,为这场乡村文化盛宴带来全新的文化活力。
除了精彩绝伦的演出,礼堂外广场的新春市集和打卡场景同样热闹非凡。义乌传统美食香气四溢,吸引着村民们大快朵颐;春联义写现场,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为村民们送上新春的祝福;桥头文化、红糖文化等一一呈现,让村民感受特色年味之时还能体会到浓浓文化气息。
此外,“春暖万家·心想巳成”我在礼堂过大年新春线上打卡活动也在何麻车文化礼堂推出了今年首个文化礼堂线下美陈打卡点。
据了解,此次“我们的村晚”系列活动由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北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国义乌网、义乌市文化馆、何麻车文化礼堂承办。
载歌载舞庆佳节,文化礼堂闹新春。家门口的“村晚”舞台用文化将村民游客联系在一起。如今,义乌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乡村的发展故事日益丰富,乡村振兴新画卷正缓缓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