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2月12日讯(记者 龚书弘 车志蒙 编辑 童荟颖)号铳打响,“龙头”起架。2月11日(正月十四),义乌赤岸镇南青口村家家户户都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板桥,迎舞“水田龙灯”。迎龙灯期间,村民将“龙身”串珠成链,游村三圈,最后完成下水田盘灯的仪式。
拍友 马娇婷 摄
在现场,村民舞动着由128节板桥拼接而成的红色长龙,场面壮观,气势恢宏,不仅展现了村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传递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拍友 马娇婷 摄
南青口村迎水田龙灯,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数百年前,是当地村民在长期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习俗。去年,赤岸镇南青口村的迎水田龙灯活动正式被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意味着,今年迎舞的还是首条非遗版“水田龙”。
拍友 马娇婷 摄
相传,此龙灯最初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设,每逢元宵佳节,村民们便会以木板相连,制成巨龙形状,点上烛火,舞动于田间地头。历经世代传承,迎水田龙灯逐渐演变为集艺术、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成为南青口村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拍友 马娇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