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E网观察 正文

时评丨拧紧电动自行车“文明链条”

发布时间: 2025-04-01 08:56:1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尚凡

  “五分钟有十多起不文明骑行行为”!清晨的东洲路与商博路交叉口,人流车流量很大,一些“任意骑行”的电动自行车更让人揪心不已。

  有人把马路当“秀场”,戴耳机“沉浸式骑行”;有人把交通规则当成“摆设”,在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飙车”;更有人把公共空间当成“私人领地”,用电动自行车抢占盲道、堵住消防通道……这些行为看似“无伤大雅”,却成为引发各类交通事故的苗头,如何让电动自行车“速度与激情”回归“安全与文明”,成了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拧紧电动自行车“文明链条”,需要骑车人增强交通安全与文明出行的意识,更需要制度与规则的约束。近年来,我市以“绣花功夫”持续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不文明行为的治理,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电动自行车“点多量大”,各类违规任性骑行行为仍屡见不鲜。车轮向前,文明不能“掉链”,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骑行需要打出“组合拳”,织就“文明网”。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规骑行人依法进行处罚,并组织学习交通法规、观看交通事故警示教育片,参与文明交通劝导体验等。要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探索AI抓拍、限制骑行、个体征信挂钩、街头违规行为实时语音警告等创新监管举措。

  车水马龙,行车有道,电动自行车不该是脱缰的“野马”,让疾驰的车轮与城市文明的脉搏同频,方能跑出城市最美的风景。从今天起,当你跨上电动自行车,请记住,红灯前你刹住的不仅是车轮,更是一份危险;你戴上的不仅是头盔,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你遵守的不仅是交规,更是与城市的文明契约,让我们用每一次规范骑行,守护好自身的安全、道路的畅通和城市的文明。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