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25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联合国社区”有个国际儿童主任

发布时间: 2025-04-03 08:48:12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张苗 何贤君 通讯员 陈洋波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25年4月3日《浙江日报》3版

  “大家想象自己头顶有一根线,正把我们向上拉。”麦克分别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将这句话说了一遍,在他面前的,是来自印度、喀麦隆、土耳其等8个国家的16名孩子,这是他们每周一次的“面对面”活动,最近这一次活动的主题是学习模特形体。

  30岁的麦克是叙利亚人,在义乌学习、工作、生活了10年,他是演员、模特,也是一家传媒公司的老板。去年6月,他有了一个新职务,印在了名片最显眼的地方:义乌国际儿童主任。

  麦克受聘于义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后宅街道金城社区,主要服务对象是生活在社区的180多名外籍孩子,负责协调组织针对孩子的沟通、关爱、排忧解难等工作。

  1小时的活动结束后,8岁的沙特男孩卡里姆亲昵地拉住了麦克的手,用阿拉伯语问:“我画的花园图纸你看了吗?什么时候开始建花园啊?”之前的“面对面”活动,主题是关于社区一个80平方米闲置露台的改造。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花园模样,并加上了各自国家的特色装饰,最终的改造方案也将融合孩子们“设计图纸”中的元素,这让大家充满期待。“今年肯定会建好,大家又有新地方可以玩啦。”麦克回答。

  “一年前,卡里姆刚跟着爸妈住进社区,对环境还很陌生,总在楼道口一个人对着墙踢球,现在已经很活泼了。”金城社区党委书记虞晶晶告诉记者,作为国际儿童主任的麦克,带着中外孩子做“破冰游戏”,坚持每周一次的“面对面”。孩子们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隔阂,成为了好朋友,“麦克是社区和外籍居民、国际儿童之间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

  义乌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福利事业科科长刘聪伟告诉记者,作为全球商贸枢纽的义乌,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名外籍常住人口,其中国际儿童超3000人。如何让这些孩子融入本地生活,是关爱儿童、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部分。“国际儿童主任”这一岗位应运而生。

  刘聪伟介绍,国际儿童主任主要面向多年在义乌工作生活、热心儿童公益事业和社区矛盾调解的外籍人士,择优挑选,是一个公益服务岗位,没有工资和经费。

  除了帮助国际儿童融入义乌,国际儿童主任日常还在线上解疑释惑,教孩子与家长如何换签证、办入学、做体检等;线下则化身“洋娘舅”,调解家庭矛盾纠纷。

  由外国人担任国际儿童主任,是义乌市保障国际儿童权益的新尝试之一。去年,义乌市国际流动儿童服务入选浙江省民政领域改革试点。义乌已先后组织开展“童创工坊”“双减课堂”等20余个公益项目,为社区国际儿童开展音乐、美术、亲子手工活动等30余项课程,并提供心理疏导、外语辅导、矛盾调解等多项服务。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