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从“我”到“我们” 义乌“联合国社区”赴京分享国际化社区治理经验

发布时间: 2024-06-24 17:40:56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荟颖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6月24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荟颖)6月18日至21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北京举办国际志愿服务示范培训班。期间,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作为典型模式代表,发表题为《从“我”到“我们”:以志愿服务助推国际化社区治理》的主题演讲,获得与会领导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被誉为“联合国社区”的鸡鸣山社区,常驻人口超3万人,居住着来自也门、巴基斯坦、印度、伊拉克、埃及等7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员1300余人,是义乌境外人员与少数民族同胞居住密度最高的社区。

  自2003年鸡鸣山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就开始不断优化外籍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围绕外籍人员入驻社区后,从适应、融入到参与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的矛盾和需求,社区也设计了与之配套的志愿服务内容,从需求采集、到项目研发,再到外籍人员志愿服务队伍的培养,助力外籍人员一步步融入社区,让社区治理更高效、更精准,形成了中国人与外籍人员“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打造了一个富有人情味、幸福感、国际范的“联合国社区”,让“老外不见外、留人又留心”。截至目前,已累计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外籍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达4.2万余小时。

  “我们还搭设了中外居民之家自治平台,组建了由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30多位外籍人士组成的‘国际老娘舅’志愿服务团队,团队先后处理纠纷137起,涉及金额达6500万余元。”义乌江东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鸡鸣山社区还通过开办“家门口的孔子学院”、成立“中外居民之家自治委员会”等,引导“洋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文明交流、互鉴、实践活动。

  此外,记者注意到,不久前由中国义乌网率先关注、首发报道的社区西语角“晚自习”,为义乌本地商户、居民提供外语学习平台,助力国际贸易行稳致远,此次也同步亮相并向全国推介活动经验。

  如今,通过一系列载体的搭建,签约社区合伙人,吸纳境外人员、流动人口、各民族志愿者成立了小巷骑兵、小巷管家等社团,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合伙人,从“我”到“我们”再到一家人,真正将服务对象转化成为治理力量,以社区“小窗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