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8日讯((记者 龚书弘 车志蒙 编辑 童荟颖)“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处理手头的余货,腾出仓储空间,保证资金充沛,全力去支持对美出口的企业转内销、拓市场。”眼下,关税战愈演愈烈,记者从义乌市库存品行业协会了解到,该协会正联动业内上百家企业共同行动,多措并举帮助对美出口企业应对眼前的挑战。
我国最大的库存市场就在浙江,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同样也是全国库存商品的集散地。不过,义乌的库存市场没有国际商贸城那样宏伟的集中展示平台,而是以专业街的形式“蜗居”在一个个四层半的住宅小区里,如义乌五爱、八足塘、下王等专业街,共有经营户25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4月18日,由义乌市库存品行业协会主办的“库存产品特价日”在五爱库存专业街举行,为期3天。业内上百家库存企业结成联盟,力求在短时间内以促销方式出清现有库存,尽最大力度回笼资金,为全国各地,尤其是浙江对美出口的企业纾解库存压力,加速存量资源的高效流转。
“目前,我们联盟企业约100家,预计每日出清的货值能达到1亿元,这意味着3天我们能销售约3亿元。”义乌市库存品行业协会会长苏兴旺告诉记者,对于无法出口美国的积压商品,联盟企业将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确保高价收购,为出口企业“止血”,并低利润卖出,加速这些商品的流转。
以往库存行业的毛利在20%左右,而对于眼前受关税困扰的对美出口企业,义乌库存行业将勠力同心,将毛利压至10%以下,“纯利哪怕只有2个点,我们也做。”
“放在过去,我们在商言商。但这一次,对美出口的企业遇到的不是经营决策之类的问题,眼前的困难他们一时半会甚至束手无策,那我们这时候不站出来,什么时候站出来?!”采访中,苏兴旺多次提到,他与业内新老企业都有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越是面临挑战,越能体现出中国商人、中国市场的韧劲与团结,大家都有源自心底的信心与底气。
昨天(4月17日),就有一家杭州的户外用品企业找到了义乌库存行业协会。该企业有超过1亿元的户外用品与日用百货暂时无法出口,与协会一名副会长取得联系后,双方很快便达成了合作,以代卖寄卖的方式帮助出口渡过难关。
“在过去,我们库存行业是不会做代卖寄卖的,但眼下形势不同,代卖寄卖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工厂与我们库存企业在搬运、物流、人工等方面成本,我们再以低利润销售,就能够最大限度将受关税影响的企业亏损最小。”苏兴旺还提到,义乌库存行业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能够精准实现积压商品的高效流转,例如哪些商品走线上、哪些商品适合十元店或者夜地摊,即便是出口美国的大码鞋服,或者因电压差异无法内销的小家电等,协会也会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外销渠道,有的放矢以解燃眉之急。
记者还注意到,由于对美出口商品普遍货值较大,对于库存企业来说资金是一大问题。为此,义乌农商银行还为该协会授信10亿元,用于库存企业采购对美出口的积压货物。
“我们协会里的企业,光仓库就有上千万方,不计利润最快1天就能出货。”苏兴旺说,目前不少对美出口企业还未大批量处理积压货品,但随着关税战进展,义乌库存行业也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定与对美出口企业共同应对挑战,预计能够消化由外转内的积压商品货值达舒适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