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成熟的杨梅要赶紧采摘了。这时候的杨梅甜里带酸,新鲜又好吃。”5月23日,义乌市赤岸镇山盆村100亩大棚杨梅采摘园内,果农们头戴草帽,手挎采摘篮,迫不及待地上山采摘第一批成熟的杨梅。
放眼望去,大棚杨梅刚刚进入成熟期,每棵杨梅树上都挂着各色杨梅,从青色、黄色到红色、紫色,每棵杨梅的成熟度不同,口感也不同。“先把成熟的摘掉,否则落果就浪费了。等6月份杨梅大批量成熟,口感就不一样了。”大棚杨梅种植户丁誉金表示。
记者了解到,丁誉金种植杨梅已近30年,此前,露天杨梅种植靠天吃饭,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果子就容易受损,不易保存。为了提高杨梅的产量和品质,2022年底,丁誉金去仙居、兰溪等地参观学习后引进了新的栽培技术,并搭建了约100亩大棚,实现大棚喷滴灌设施全覆盖。走进大棚杨梅区,记者看见,每棵杨梅树下都配备了喷滴灌设施,实时为杨梅降温浇水,搭建的大棚则减少了不利天气的影响,真正实现大棚杨梅损耗小、产量高、品质好。
据介绍,该大棚杨梅基地有“荸荠”“东魁”“早色”“丁岙梅”等多个杨梅品种,大棚杨梅从5月20日开始进入成熟期,到7月初结束。而露天杨梅则会晚20天左右成熟。“像这次首批成熟的杨梅品种是‘早色’,后续其他品种的杨梅也将陆续成熟。”丁誉金说。目前,大棚杨梅入园采摘价格是每人次150元,入园尝鲜价格是每人次100元,销售价格是50元/斤。
记者了解到,赤岸镇作为知名的“杨梅之乡”,目前杨梅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分布在山盆、下水碓、清溪等村,年产量超350吨。为了延长杨梅销售周期,今年年初,赤岸镇清溪村投资600万元,新建了一个全自动果汁、露酒生产线。该生产线利用建成的700立方米恒温恒湿冷库,锁住鲜果本味,延长杨梅产业链,破解梅雨季杨梅滞销困局。
如今,清溪村果汁、露酒生产线已建设完成,并进入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预计今年6月投入试运行。“该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500公斤鲜果,生产杨梅汁、蓝莓汁、葡萄汁等8类深加工产品。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0万元,能带动村集体增收60万元以上。”清溪村党支部书记成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