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快递纸箱属于可回收物,而用过的纸巾要投进其他垃圾分类桶,这两类可不能混放。”近日,义乌城西街道聚焦企业垃圾分类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抽查行动,深入辖区企业,检查垃圾分类点位运行情况,以严监管结合细指导,推动企业落实分类责任。
工作人员在德达产投公司检查时发现,部分区域存在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混放、分类标识磨损模糊等问题。“标识不清容易让员工投错,混放则会影响后续资源回收。”工作人员当即拿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逐条解读“四分类”标准,并用现场垃圾举例:“像塑料瓶这类可回收物,清洁后单独投放能变废为宝;而沾了油污的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需要单独处理。”
检查人员强调分类对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同时要求企业尽快更换模糊标识、规范容器设置、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这次指导很实在,我们马上组织员工学习,整改混放问题,今后会安排专人盯守点位。”企业物业经理当场表态,将立即落实整改,安排专人盯守分类点位。
城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行“执法+指导”模式,定期“回头看”复查整改情况,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组织现场演示等方式,提升企业员工分类意识。“既要用执法力度守住底线,也要用指导温度筑牢防线,让垃圾分类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为美丽城西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