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15日讯(记者 陈佳琪 车志蒙 编辑 童晓)“同学,恭喜你,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请签收。”7月15日11时许,义乌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顺利送达考生胡文浙手中。
接过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位18岁的义乌中学毕业生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虽然最初的目标是北大,但能进入复旦化学专业,同样是最好的安排。”
这份淡定源于早已知晓的结果。“其实7月就已经确认被复旦录取了。”胡文浙坦言,最初得知消息时的兴奋感已经慢慢沉淀,“现在更多的是踏实,终于等到了这份正式的‘凭证’。”
胡文浙与化学的缘分早在初中就已萌芽。“当时几个有趣的实验,一下子就让我迷上了这门学科。”胡文浙笑着说。升入义乌中学后,他加入化学竞赛团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更感受到了化学世界的奇妙。凭借这份热爱,他在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最亮眼的便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一等奖,他还向记者展示了手中的金牌。
这份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学校的培育。母亲张勤芳回忆,胡文浙从小就活泼好动,动手能力特别强,“我们常给他买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很少给他压力,更多是尊重他的兴趣,让他自由探索。”父亲胡雄波则说起儿子名字中“浙”字的由来:“他出生在湖北,那时我在浙江工作,就取了‘浙’字,希望他能来浙江成长求学,如今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
对于高考结果,家人虽有遗憾——因发挥稍有失常与北大失之交臂,但更多的是骄傲:“孩子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复旦同样是顶尖平台。”胡文浙还特别感谢义乌中学的栽培、竞赛老师的指导,还有一起钻研化学的同学和家长们,营造了特别好的学习氛围,这些都让他受益匪浅。
值得一提的是,胡文浙的哥哥是义乌中学2023届毕业生,目前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如今,弟弟接过接力棒,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胡文浙已有清晰规划:大一从基础课题做起,在实践中深化对化学的理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手握录取通知书,胡文浙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