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取智于民 严格执法 义乌新招式破解垃圾分类“老难题”

发布时间: 2019-06-24 09:04:09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特约记者 楼明月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核心提示

  垃圾分类是民生实事,一个简单的动作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多年来一直被列入我省十大民生实事。在义乌市农村,经过实践和探索,已涌现出一大批垃圾分类的“金点子”和先进个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早已深入人心。

  取智于民点子频出

  上周,记者来到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正在家中挑拣四季豆的村民刘莲英一边招呼记者坐下,一边将摘除的豆尖和边丝扔进家门口的绿色垃圾桶中。

  “绿色的是可腐烂垃圾桶,可扔入菜叶果皮、剩饭剩菜、枯枝落叶;黑色的是不可腐烂垃圾桶,可扔入玻璃、瓷器、塑料袋。”对于这些垃圾分类知识,刘莲英已烂熟于心。

  刘莲英今年68岁,家中共有4口人,是陇头朱村的低保户之一:76岁的老伴常年吃药、43岁的儿子肢体残疾、36岁的儿媳妇智力残疾。

  刘莲英说,不仅她、老伴、儿子会给垃圾分类,现在儿媳妇也能在家人的帮助下正确投放垃圾,嘴里还会时不时念叨:“西瓜皮可腐烂、豆角壳可腐烂……”

  “像刘莲英家这样的特殊户也能做到垃圾分类,我们更要做好垃圾分类!”陇头朱村不少村民说。

  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陇头朱村建立“红梅指数”,对村民的文明行为进行考核计分,垃圾分类是其中重要一环。“红梅指数”高的村民,每月可兑换等额的生活用品;“红梅指数”排名前50的村民,可在村居家养老中心免费就餐一个月。面对一系列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奖励政策,陇头朱村迅速打开垃圾分类工作局面。之后,又顺势加大砝码:把“红梅指数”纳入信用体系管理,“红梅指数”排名前30的村民,可享受最高30万元的免担保信贷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日前,村民朱健红拿到了30万元信用贷款。

  面对“垃圾围城”和“垃圾围村”的威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已是必由之路。在义乌农村,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的金点子频频涌现。

  义乌市后宅街道稠岩村以“道德银行”建设为依托,已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自治德治相结合”的垃圾分类新路径。

  曹湘莲是稠岩村“道德银行”道德币最多的村民,已有120枚。早在村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前,曹湘莲就通过电视、网络对垃圾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自发购置了两只垃圾桶,对家中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如今,她已成为稠岩村的垃圾分类行家。尽管已82岁,她仍积极参加各种垃圾分类义务劳动,帮助有需要的村民学习垃圾分类。

  村民孙毓才作为后起之秀,已有110枚道德币,“既然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好事,就该踏踏实实地做好”。孙毓才说,他老伴的垃圾分类做得比他还要好,他还得继续努力。

  严格执法小惩大诫

  义乌共有450个村(居),除11个正在全建全拆的旧改村外,其他439个村(居)已全部实施垃圾分类,先后建成阳光堆肥房309个、微生物机械处理房17个,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垃圾分类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答题”,在宣传引导的同时,相应的法规、制度保障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去年6月,全国首个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让金华各县(市、区)执法有章可循。

  去年7月9日上午10时30分,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赤岸大队中队长陈国平和队员罗雪飞在赤岸镇义武路与报国东路交叉口巡查时,发现当事人蒋某某利用一辆大中型拖拉机运输饮料瓶、塑料袋、果皮果壳等生活垃圾,涉嫌未使用密闭作业车辆从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

  经查实,该垃圾车从赤岸镇毛店村运出,蒋某某违反《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最后,执法部门对蒋某某处以5000元罚款。

  今年5月15日14时58分,在义乌市福田街道下骆宅村,吴某某将塑料泡沫扔进可腐烂垃圾桶,被福田大队执法人员吕俊锋当场查获。根据《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吴某某被处以200元罚款。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义乌已先后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相关案件485起,处罚金额4.1万元。

  罚款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小惩大诫”的效果。无论是蒋某某,还是吴某某,此后均未再次违反《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陈国平说,一年多来,辖区内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情况都有明显进步。今年以来,赤岸镇已实现垃圾车辆收集运输零违法。

  创新机制凝心聚力

  2014年,义乌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今年已是第六年。对于垃圾分类这个“老难题”,必须要有新思路。

  为提升义乌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水平,今年3月,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知,将打造一批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并创新启动“专职监督员”工作。

  “‘专职监督员’即每个村(居)雇用若干名工作能力较强的村民,负责监督指导农户和保洁员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每日一巡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向村两委反映。”义乌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专职监督员’是个‘苦差’,每天都要跟垃圾打交道,必须具备耐心、责任心、奉献心。”正当别的村(居)在为“专职监督员”人选犯难时,大陈镇红旗村村委会主任陈黎明却胸有成竹。

  “我们村是义乌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村,早在2015年就设立了‘专职监督员’。”陈黎明说。

  红旗村由塘坞、上山、杨店、上王坑口、下王坑口、丁店、平园、马鞭塘8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户籍人口1800余人,外来人口3200余人,曾获浙江省高标准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义乌市十佳村等数十个荣誉称号。

  村民陈巧弟是红旗村垃圾分类“专职监督员”。2012年,陈巧弟曾患直肠癌,之后经过两年多的休养调理,身体逐渐康复。“当时,村两委思来想去,一致认为陈巧弟是垃圾分类‘专职监督员’的最佳人选。”陈黎明说,尽管大病初愈,但当村两委找到陈巧弟时,他丝毫没有犹豫,立马就答应了。

  “无论工作好坏,都需要有人去做。”就这样,陈巧弟一干就是5年。每天5时,陈巧弟准时在红旗村阳光堆肥房前等候垃圾收集车。每到一车,陈巧弟总在第一时间进行垃圾二次分拣。红旗村共有8名环卫工人,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运输两趟垃圾收集车,陈巧弟每天至少进行16次垃圾二次分拣工作。

  细心的村民说,陈巧弟每天至少弯腰4小时。陈巧弟的尽心尽责感动了红旗村村民。每当陈巧弟上门对垃圾分类不合格的村民进行指导培训时,村民们都全力配合并加以改正。

  “和环卫工作一样,陈巧弟每月工资2100元,至今没涨。”陈黎明告诉记者,只要陈巧弟在,无论什么时候,红旗村垃圾二次分拣正确率都达100%。

  经过5年的运行,红旗村外运垃圾已减少35%。陈黎明呼吁,希望能增加垃圾分类工作的专项经费,为陈巧弟这样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