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12日讯(记者 蒋守洋 编辑 何冬圆)《义乌丛书》是义乌市委市政府主持编纂整理地方文献、研究地方发展、传播优秀文化的一项新时代文化工程。自2008年启动编纂工作以来,至今已编纂出版300多部(册)著作。为进一步创新文化传播新路径,构筑文化交流新平台,近期,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义乌丛书》成果转化经典案例。
12月12日,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义乌丛书》成果转化经典案例立项审核,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义乌史志专家库成员实地走访了案例申报单位,就场地硬件设施、功能布局、服务群体、活动计划、推广传播方式等进行现场考察指导、交流沟通。
在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学校负责人就场地设置、提升改造、开放服务等情况做了介绍,并计划在展示《义乌丛书》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课程,将义乌文化与学生专业技能融合,转化一批实践作品。塔山小学则计划根据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实际,依托《义乌丛书》开发适合小学生研读、研学的校园特色本土教材,让新义乌人子女更深入地了解义乌、爱上义乌。
走进义乌市图书馆,一楼大厅的《义乌丛书》专区已全新亮相,吸引不少读者驻足阅读。近年来,义乌市图书馆围绕义乌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取得不错反响。图书馆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馆还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场地展陈优势、读者多样优势,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搭建更多推广平台,不断丰富丛书应用场景。
走进义乌农商银行商城支行营业大厅,国际化氛围十分浓厚,多语种标识牌、各国国旗、异域背景墙等,都凸显了服务外商的功能定位。支行负责人介绍了网点文化建设的需求和计划,期待《义乌丛书》尽快走进营业大厅的书柜,并邀请义乌史志专家为外商分享义乌传统文化、讲述义乌精彩故事,争取把《义乌丛书》成果转化为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的创新实践。
考察组还走访了义乌创新研究院、稠江街道松门里社区察院厅等申报单位。
接下来,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将对立项通过的单位给予项目实施指导,除赠予《义乌丛书》等文化书籍外,还将优先在成果转化单位举办《义乌丛书》新书首发式、名家讲堂、文化沙龙等活动,并借助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展示《义乌丛书》成果转化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