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陈义龙:电商园区掌门人的“文化梦”

发布时间: 2015-07-13 11:19:49 来源: 每日商报 作者: 应丹

  义乌这个闻名中外的商贸城市,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商品市场,到义乌没有去过小商品城,就等于没有来过义乌。

  如果义乌能有一个地方不仅展现义乌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可以让人慢下来欣赏和体会这个城市的味道,是不是会有更多人对义乌流连忘返?义乌义电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陈义龙,在拥有8家电商园区之后,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同样是做项目,做园区,为什么不能打造一个属于义乌独有的“文创硅谷”,成为除小商品、电商以外的城市文化新名片,不仅能够吸引、留住高端人才,同时也是客商、游客的新选择。于是,陈义龙开始着手打造义乌首个文化街区——老车站·1970。

  创业的第一个身份是“文创人”

  说起大家对陈义龙的认识,很多人把他定义为电商人。因为他是义乌最早一批从事网络电子商务的企业家,现在掌管着义乌的8家电商园区,是大家认可的义乌电商园区管理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但少有人知道陈义龙在投身电商道路之前,其实是一个有着天马行空般创意的“文创人”。

  “我其实是学美术出身,1990年美术专业毕业,1992年创立了义乌市创力广告公司。那时候开公司的人很少,更别说是广告公司,后来我还引进了户外霓虹灯工艺,成为当时义乌市的定点霓虹灯户外广告制作单位。可以说,那时候的专业所长和设计创意算是有了用武之地。”陈义龙笑着说,就是凭着自己的美术专长才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为一直喜欢研究和“美”有关的东西,2002年陈义龙做起了饰品的连锁加盟,成立了义乌市番茄花园饰品有限公司,专门为类似“哎呀呀”等实体店供货。后来,为方便与进货商联系,他把相关产品放到自己做的一个门户网站上。想不到这个网站一下子就做到了百度搜索前几位,从那时开始,陈义龙算是开始涉足互联网领域。

  陈义龙骨子里就是一个敏锐、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创人”,再加上开公司、做加盟的从商经验使得他对市场敏锐度较高,敢于尝试和探索很多新的想法和模式,也因此抓住了很多机会和优势。

  从电商人到电商园区掌门人

  陈义龙从电商人到电商园区的掌门人的转变,看似是一个身份的转变,事实上是义乌“电商换市”的一个缩影。陈义龙在2003年创办电商企业时的仓库和办公面积为325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发展,2007年仓库办公面积达到2600平方米,仓储和办公面积不断增大,曾经一年里搬了三次仓库,而当时陈义龙周边的电商公司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

  “虽然发展很快,但我明白义乌电商人每走一步都很艰辛,90%以上的创业者都不是义乌人,而大多数电商人都面临着规模分散、社会资源有限,要想获得发展资金和招募更高级的人才非常难等问题。那时候,做一个积聚小型卖家的电商园区的想法就产生了。”陈义龙说,“当初做电商园区自己心里并没底,简单的认为需要有这样一个园区去做生意,几个朋友一合计,一口气就把整栋楼租了下来,用不了的转租给别人,这或许是义乌最早的电商园区化的雏形吧。”

  2009年,陈义龙和几个电商朋友在北苑丹晨一路2号租赁下了一栋19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用于电商企业的经营,并取名“e电园”。一时间,义乌很多电商都学陈义龙的做法,纷纷抱团取暖,使得大大小小的电商园区遍地开花,而“e电园”在陈义龙的精心管理下,稳步发展成为义乌市拥有园区数量最多、电商从业人员最密集的品牌。

  陈义龙谈起掌管8家电商园区的心得是:做一个主动服务电商的“保姆”,使园区内部资源实现高度整合,让企业协同发展。为此,陈义龙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帮入驻园区的企业把快递订单价格谈到最低,现在价格是3.4元/票,而周边县市是4.5元/票左右。我们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去年泰隆银行给我们1亿元的授信贷款,而我们的企业通过相互担保等形式,共获得了2300余万元的贷款。最后,我们利用政策优势,为园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补助,使企业能够更轻松的活下来。”陈义龙说,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做到主动、细致、全面的服务,切实地帮助它们成长,才收获了e电园如今的发展。

  文创情怀的“落叶归根”

  陈义龙从最早创业,做电商,再到掌管近23万平方米的电商园区群,见证了义乌这个城市的电商发展,他也逐渐意识到义乌的发展中还缺少一个“文化硅谷”,除了小商品、电商以外的城市文化新名片。于是,他内心深处的文化情怀开始萌发,在综合多方力量之下,陈义龙决心打造义乌首个文化街区——老车站·1970。

  问起为什么要选择在老车站去“圆梦”,他说,“义乌一直是一个生命力特别旺盛的城市,这几年更是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上演经济和财富神话的同时,那些充分展现义乌历史文化特色的东西,渐渐被遗忘。老车站是现在这个城市保留相对完整的最后一块文化根据地,这个地方能唤起义乌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共鸣。”

  于是,陈义龙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考察了国内外百余家文化园区,借鉴台湾、上海、北京等地文创产业园的运营理念和模式,结合义乌当地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以全国最大的艺术衍生品文创园为定位,打造一个集“文化创客”、“文化匠人”、“文化E商”的创作、展示、交流平台,并根据义乌的产业特色,设置“文化会客厅”、“艺文小弄”等业态,构成文化艺术氛围浓、创作气息重、创意概念好,且能落地的本土文创园。

  “我们设想,这里将汇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匠人、城市创客,特别是义乌本地拥有传统技艺的那些人,以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形式,设置现场制作、展示和体验区域,传播文化艺术价值,将艺术衍生品和当地产业进行对接,让他们被保护和传承下去。”

  在建筑空间表现上,陈义龙特别邀请到了韩国设计团队按照“修旧如旧”的改建方式,将上世纪70年代的老厂房改造成时尚创新的创意产业园,保留历史空间记忆的同时,增加时尚符号和人文功能。

  为了保持文化街区的独立和纯粹,陈义龙对招商业态进行严格把控,定向吸收符合“老车站·1970”定位的项目,并引入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优秀文化项目,提升整体的形象和人气。“很多人都说文创类项目和园区的发展任重道远,但我觉得社会价值和意义更为重要,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做一件传承文化、造福义乌的事。”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