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25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楼一强)如果不是在丹溪大桥的桥洞下看见阿敏(化名),而是在人群中,或者是某个商场里看到她,你一定不能想到,这位来自湖北的女子,已经在丹溪大桥桥洞的角落里生活了4个多月。
身份证遗失后,她就住在了这里
1971年1月出生的阿敏今年3月初来义乌,原想找份稳定的工作,不料把钱包和证件全部丢了。一时没了办法,只能靠打打零工度日。
阿敏目前最大的希望是能够过上稳定的日子。她说,她太想有份工作了,最好是没有异味,没有太高强度的工作。一年前阿敏在南方联被三轮车给撞了,撞车的人也跑了,从那时起就落下了病根,只要闻到难闻的气味,就容易引发头晕和呕吐。为什么不去救助站?阿敏先是一愣,笑了:“我是有手有脚,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我不想依赖国家救助,也不想只依靠家人!”和阿敏一样住在丹溪大桥桥洞下的还有十多人,一名来自江西的女子看到记者就大喊:“你到这里做什么,来调查?能不能给我们找份好工作……”当问她什么算是“好工作”,她又笑笑说“只要轻松点的,赚钱又多的就行。”
大桥西侧桥洞,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流浪儿”。帐篷、自行车、锅盆碗筷、躺椅,甚至是婴儿车和玩具等,在这里一应俱全。找工作回来的男人们,或喝着小酒,或躺下休息,或三五成群地打扑克,自得其乐。问及他们为什么住在这里,其中有人说,工作不稳定,又不想离开义乌,租房子又没有钱,去救助站,救一时也救不了长久,只好这样了。不再为明天的日子犯愁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救助“桥洞人”遇尴尬
寄居桥墩下的人,多是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偷被骗而陷入困境,导致居无定所和生活没有着落。
他们的确需要各界的关注、关爱。城市并不缺少爱,只是少了“互动”的机遇与平台。
市救助站,对于“桥洞人”,一直在关心、关爱。与众多流浪者露宿街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50多个床位的义乌市救助站总共只住了几个人,无论是住宿区、娱乐区还是食堂都显得空空荡荡。市救助站负责人介绍,“桥洞人”应属于务工人员,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对流浪人员的救助是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并且本着自愿求助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救助站只能提供临时食宿、洗理、资票返乡等服务,对于不愿入住的流浪者,工作人员唯有耐心劝导,劝导不成只能发放一些救助物资,常常处于有力使不上的境地。
一名来自贵州的“桥洞人”说,由于老家找不到亲人,也没什么事情做,因此他并不需要救助站提供的资票返乡,而且救助站只提供临时的食宿,住几天出来后他还要再次流浪,他更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简易的安置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