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王子公孙把扇摇。”这句出自《水浒传》的诗句可谓将盛夏的酷热描写的淋漓尽致。如今,只要一提到夏天,就不得不搬出“夏日三件宝”:冰箱、电扇和空调。“三宝”缺一不可、共同发力,将酷暑的嚣张气焰狠狠地踩在脚下。追溯“夏日三宝”在中国普及的历史,长则不过半世纪,短则仅有二十余载。究竟在没有这些降温电器的年代,人们是如何与高温酷暑进行博弈的?
夏不离扇冬不离炉
记忆中的麦秆扇
说起半个世纪以前的夏令必备之物,引风的扇子肯定是其中之一。
中国汉族的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扇子种类繁多,羽毛扇、檀香扇、折扇、团扇,不同地区的扇子均有其不同的特点。
说起金华地区的扇文化,那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六大名扇之一的麦秆扇。在清王廷鼎的《杖扇新录》中,曾对这种做工轻巧、风格独具的扇子有过这样的记载:“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
在义乌佛堂镇的老市街上,还可零星看到几位制作麦秆扇出售的老人,这些老人一边编一边卖,每天的产量和销量都不高。一位在街边编扇的楼姓老妇回忆,几十年前的义乌,流传着一句俗语,“夏不离扇,冬不离炉”,这里的扇指的就是麦秆扇。那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把麦秆扇,有的拿来扇风,有的拿来扇炉灶,专扇专用。
不同用处的扇子也有不同的讲究,比如拿来扇炉子的扇子,做工相对粗糙,不讲样式造型,只要结实耐用就行。而拿来扇风的麦秆扇,制作则相对繁琐,花色、绣花、编法都有讲究。“我今年70多岁了,在我年轻的时候,村中的姑娘几乎人人都会编麦秆扇,一把精细好看的麦秆扇也是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空调、风扇都已普及,像我这样编麦秆扇的人也越来越少。现在来买麦秆扇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还保留着以前的生活习惯,年轻人中来买扇子的很少。”
麦秆扇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麦秆扇必须挑选最好的麦秆作为编扇的材料,不仅要拿剪刀一根一根地将麦秆剪下来。晒干,而且有时还要根据扇子的花色,将麦秆染成各种颜色。将备用的麦秆准备妥当之后,就到了最花时间的步骤:编织。首先将麦秆编织成约两厘米宽的长条,再把编织好的长条一边缝一边绕成螺旋状的圆形扇子,中间缝一个有小碗口大的扇心。最后用竹片夹住麦秆扇,用针线缝织牢固,这样一把麦秆扇的雏形就算制作完成了。
在如今这个空调、风扇盛行的时代,手摇扇带来的清凉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楼老太说自己几十年间一直保持着夏天扇麦秆扇的习惯,心静下来,手持扇子慢慢地一抬一放,夏天似乎也变得没这么热了。
一到下午就在溪水里泡着
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仅凭一把麦秆扇显然不足以应付酷暑的高温。那时候的人们究竟还有什么度夏的妙招?
今年79岁的周学政祖籍杭州,19岁来到义乌,一留就是60年。在他的印象中,以前的夏天与冰饮是分不开的。“棒冰两分钱一根,冰汽水一角钱一支,冰啤酒五角钱一瓶,除此之外还有绿豆汤、酸梅汤、凉粉等等。”不过虽说是冷饮,但是却和现在的棒冰、汽水大相径庭。那时候的棒冰,就是加了白糖的冰棍。汽水则是在水中加了白糖和气,和如今的可乐、雪碧有着天壤之别。一般的普通人家,想喝冰饮会选择棒冰和汽水,而收入较高的家庭则会在夏天来一瓶冰啤酒,毕竟两者的价格相差了好多倍。不过那时候夏天最奢侈的,还是冰块。“我父亲是做食品生意的,所以儿时家庭条件不错。也就算是中上条件的家庭,对冰块也是望而却步。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整个杭州能在夏天用得起冰块的人家只有寥寥几户。把冰块放在房间中,再把门窗紧闭,室温一会儿就能低上好几度。不过这是十分有钱的人家才有的享受,普通老百姓喝上一瓶冰汽水就觉得很过瘾了。”周学政说。
除了两分钱的棒冰和一角钱的汽水之外,很多老人印象中的夏天,都和水有关。今年76岁的朱老爷子是义乌义亭镇人,说起以前的夏天,一脸怀念:“我觉得吧,越到现在反倒越没了过夏天的感觉。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到了夏天,我几乎一到下午就在背阴面的溪水里泡着,十分凉快。那时候的溪水很干净,根本不用担心会有污染,村里的孩子们几乎都在溪水里玩闹、摸螺蛳和小鱼。那时候的孩子手上的功夫特别好,经常能满载而归,弄得父母想骂也不好意思张口。你看看如今,天气一热孩子们就在空调房里待着,哪儿也不愿意去。我5岁的曾孙整天就抱着IPAD躲在空调房里,连陪我出去买菜都不愿意。说起好玩,那还是以前的夏天有意思。等到太阳下山了,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洒上水,铺上门板,打着扇子,大家伙凑着聊聊天,也不觉得天热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