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7日讯(义乌商报王婷)今天的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如果把我市的经济比作一艘航船,那么招商引资策略就是航船上的帆,牵引着我市乘风破浪。
在推进浙商回归、加快实体经济提升发展等中心任务引领下,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完成内资引进28.82亿元,同比增长31.54%;上报浙商回归项目40个,项目到位资金26.52亿元。
大项目“落地开花”数量整体增多
大发展离不开大投入,大投入离不开大招引。想要抢抓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千军万马抓招引、千方百计上项目”。
前不久,我市仅用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拿下了72亿元的吉利动力总成大项目,创下了我市历史最快谈判速度。该项目建设总投资300亿元,是集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及整车生产于一体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园。
今年以来,包括吉利集团在内的大项目纷纷在我市“落地开花”,如中广核集团、中外运公司等;投资规模也呈现逐步攀高的趋势,在38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中,计划总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就有15个,占39.47%。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我市招商引资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招商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招商形式和招商渠道的不断创新。初步统计,1—6月,我市通过主题推介会、展会对接及项目招商对接,共安排招商357人次,对接企业995家、对接客商约3310人、对接项目约490个,达成意向性项目约220个,签约项目22个。
产业从“新”入手层次逐步提升
做好做活转方式、调结构的文章,在转型发展上加快突破、当好龙头,我市在“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上下功夫。而“招大选优”、“招新引优”也为我市实现了从项目数量“星罗棋布”到项目质量“星月辉映”的转变。
去年底,义乌华鼎五洲新材项目、年年红总部型项目、森宇集团总部型项目、海之纳大米蛋白项目等总投资超过75亿元的4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实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多年来的重大突破。今年,我市给足动力,又引进了吉利动力总成项目、天福风采医药孵化基地项目、香港日升干果交易市场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为我市产业的进一步提升“添砖加瓦”,预示着我市在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领域的纵深化转型发展道路上迈开大步。
数据胜于雄辩:在38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中,现代物流、智慧互联网等与我市当前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项目有11个,占28.95%;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0个,占26.31%;文创、商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项目8个,占21.05%;生物医药行业项目2个,占5.26%。
突破传统发展路径,积极调整招商方向,从新兴产业入手,着力寻找对我市发展和转型具有支撑力、带动力、影响力的大项目、好项目,补齐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短板,可谓是恰逢其时。今年上半年,我市瞄准500强、上市公司、央企等行业龙头企业,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省市开展全员招商、上门招商。仅在上海、杭州组织举办的两场专项投资环境推介会上就签约项目8个。
彰显磁力效应分布日趋合理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招商引资难度上升的不利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产业集聚效应成为我市招商的新发力点。
就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今年招商着力点就以义西南产业带开发为主,明确了开发范围,包括稠江街道、上溪镇、义亭镇可开发区域以及佛堂镇江北纵一路以北区块、赤岸镇南青口区块。
特色小镇建设的推进,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磁力效应,使项目产业分布更趋合理。目前,丝路金融小镇、绿色动力小镇等正在成为项目要素集聚新高地。如绿色动力小镇以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正推动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的迅速集聚。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从各大产业零散布局,到提出“一核两翼三片”城市布局及全力打造义西南产业带等战略部署,加强招商引资的统筹指导,健全招商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并强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狠抓项目跟踪落地服务,这些都促成更多的项目选择在义乌落地。
据统计,截至6月30日,我市引进浙商回归项目40个,其中总投资1.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14个,项目到位资金26.52亿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数的75.77%、目标任务数的66.3%,排名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