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7日讯(记者 蒋守洋 朱宇婷 楼雅琪)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团圆、美满”已经成为中秋文化的内涵和主旨,与清明、端午一样,中秋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殊食品——月饼。
对义乌人来说,中秋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儿。对于老义乌人来说,要问中秋有什么,义亭月饼就是那每到中秋舌尖泛起的甜蜜记忆。
每年一个月的甜蜜
距离中秋节越来越近,“中秋经济”大战早已打响,义乌商家货架上都摆满了各式中秋月饼。
在义亭供销社食品厂的月饼加工车间已是一派忙碌景象。据义亭供销社主任王义民介绍,今年的义亭月饼在七月上旬就已开始生产,目前已进入生产“冲刺阶段”,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为义乌市民赶制中秋节的甜蜜味道。
义亭月饼并不是任何时候想吃都能够吃到的,因为它每年只有一个多月的生产周期,这也就注定了我们只能享受一个多月的美味。
作为义乌传统的月饼生产基地,义亭的月饼生产企业有25家,作为义乌最大的月饼生产加工企业,义亭供销社食品厂生产的亿民月饼每年可以卖出近26万筒。不仅在义乌本地,兰溪、金华、浦江、东阳,甚至杭州、上海都可以见到亿民月饼的身影。
一代人的家乡记忆
义亭月饼,义乌人叫“起酥”、“油酥”,具有形似满月、色泽金黄、红印加盖、皮薄酥脆、甜而不腻的特点。作为浙中地区“苏式月饼”的模本,义亭“起酥”承载了一代代义乌人的乡土记忆,是义乌传统小吃的典型代表。
中秋夜,老一辈的义乌人还有祭月的民俗。满月下,家人团聚,大人会给每个孩子递上月饼,咬一口,唇齿留香,幸福满满。那时候,或许你的父母还是个孩子呢,但也正是那孩提的记忆,才能成为萦绕一代代义乌人思乡念旧的思绪。
如今,不少月饼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而义亭月饼依然沿袭着古法手工制作。不少在外工作、经商、求学的义乌人,都会叫亲友不远千里寄去几筒义亭月饼,这或许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传承中的融合创新
据说苏式月饼起源于唐而盛于宋,据《义乌县志》记载:义亭供销社食品厂建厂悠久,产品配料精细,制作考究,质量胜过同行业。其月饼色泽金黄,味美酥脆而名闻遐迩。每年中秋,供不应求。1984年仅中秋节前后一个月,就生产月饼64万只。
现在还在大量生产的义亭老月饼,那是正宗的旧时的味道,但在越来越追求健康和个性的今天,或许并无法获得每个人的青睐。对此,义亭月饼也在与时俱进,对品种进行创新和改良。除了传统的百果、五仁、豆沙、核桃等口味的月饼之外,义亭供销社食品厂还有专门为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研制的木糖醇口味的月饼,专门针对爱美女性的玫瑰月饼等多个新品种。
义亭月饼的“小秘密”
义亭月饼要“盖章”
苏式月饼有个特色就是会在月饼上盖红章,有的地方是一个红点,有的地方是个图案,而义乌的月饼盖的产家名。据了解,这是义乌月饼的“品牌”思维,旧时在月饼上印个红章,就相当于给自家的月饼打上了商标。
月饼“肚子”上为什么有小纸片
关于那张纸,制作月饼的老师傅告诉记者,义亭月饼在制作时会在背面留一个孔,用于释放月饼里的水分,贴上这张纸就可以防止馅料从孔中流出来了,如果是机器加工的月饼就没有纸片。
神秘的“红绿丝”
很多吃义亭月饼的市民其实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月饼里那红色、绿色的小条是什么?原来,这就是义亭月饼的一大特色。以前的红绿丝是用未成熟的柚子皮切成细丝晒干,用食用染色剂制成,有清凉降火的功效。如今的红绿丝则是用萝卜丝和冬瓜丝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