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7日讯(记者 蒋守洋)实施新型社区建设、改变落后环境面貌,昔日古老的小农村即将慢慢消退,村民的生产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中国义乌网记者前往苏溪镇东殿前村采访,感受到了村民们对新型社区建设的热烈拥护和对未来美好新生活的热切期待。
十个村的安居梦
东殿前村是苏溪镇一个靠山的村庄,全村共有村民274人,124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村里的建筑显得杂乱无章,村民住的房屋也是新旧高矮各不相同。村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少家庭都买了小轿车,可是村内几条小路弯弯曲曲,不少地方小轿车根本开不进来。
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社区建设,村里的叶大爷虽然有些不舍,但态度相当明确:“我们在这老屋里住了几十年,要我们都搬到其他地方住,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政府要给我们建新房,社区环境都跟大城市一样,让我们从小破屋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楼房,这是件为民谋福的大好事,必须支持。”
在东殿前村,像叶大爷这样支持新社区建设的村民占绝大多数。
位于苏溪镇阳光大道东侧的新社区集聚项目包含了东殿前、向东、殿下、下屋、张浒、西山下、畈田、楼下张、东宅、上大路等10个村。
如今,苏溪“十和里”新社区项目的21幢26层-32层的高层公寓已全部结顶,进入主体装修阶段。最快明年,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的村民就能看到自己的新房,圆了多年的安居梦。
一位“老乡镇”的牵挂
近一个多月,在东殿前村,几乎每天都有一位“外来人口”在村里“转悠”,村民们几乎人人都能叫出他的名字——陶姚六。
这是一位老土管员,从1984年至今,30多年,他在一个普通岗位上用自己的双腿走透了苏溪镇的每个村,是个实实在在的“老乡镇”。
在新社区建设中,东殿前是苏溪镇首批试点村之一。试点开展的一个多月来,陶姚六几乎天天都在村里忙碌,查资料、拉证明、做确认,耐心地一项项梳理资料、一条条核对,把东殿前村的“家底”先摸透,同时他在房前屋后与村民谈心话家常,进门入户做政策宣讲,把新社区建设的各项内容都一一做了详细解释。
8月15日以后,村民们突然见不到“老陶”了,连村里的村干部都不知道他的去向。畏难了?退缩了?原来年近花甲的“老陶”在连续高强度工作中突发心肌梗塞,住院抢救了。
在病床上,他还惦记着东殿前村的新社区试点工作,为了不给村里和镇工作人员添麻烦,老陶把自己生病住院的消息只告诉了一位工作人员,并叮嘱要继续做好村民工作,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而耽误了整体进度。
8月25日,在住院10天后,陶姚六回到家中。休息了一天,8月27日,老陶的身影又出现在了东殿前的村民家中。
村里的“拼命七郎”
7月21日,新社区建设办、苏溪镇干部与东殿前等5个村的村两委召开了推进新社区集聚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东殿前村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7人工作小组。
为了尽快让村民签下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意向书,顺利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由村支书叶泽民、村委会主任叶明土带头,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作用,把工作做到每户家庭、每位村民。几个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开个碰头会,把工作经验和走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往往一坐就到10点多。
村里的老书记叶南东家的房子是前几年新造好的4间5层楼房,一家人住着应该是很自在了。当村里提出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新社区集聚的时候,叶南东二话没说就在参加新社区集聚意向书上签了字。
当然,也有部分村民不理解的,七人小组上门做工作的时候也有被骂,甚至被拒之门外。小组成员就找村民比较空闲的早上和晚上上门做工作,一次被拒再去第二次,一次不行再去一次,父亲不理解就说服思维较新的儿子去向父亲解释新社区政策的优势和好处。在一次次的政策宣传讲解后,终于让村民们同意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
8月23日,苏溪镇在东殿前村开了一个新社区集聚建设现场会,全村共有大户47户,现场到会31户,包括七人工作小组在内的26户当场签下了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意向书。截至9月1日,全村47个大户中已有41户签下了意向书,占全村的87.2%,还有几户正在签订中。
干群齐心的“苏溪速度”
从7月21日开始,到9月1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全村近九成村民签下意向书,东殿前村的新社区集聚建设推进工作创造了一个新速度。
问起这其中“奥秘”,参与工作的干部和东殿前村的村民道出了几个重点:
齐了心,苏溪镇和东殿前村都把新社区集聚建设作为一个难得的契机,全力支持和推进。苏溪镇把新社区建设作为一项为民谋福祉的重点工作来抓,东殿前村民也都热切期待着早日实现居住环境的大变化,从“村民”变“市民”。
选对人,为了顺利做好工作,苏溪镇派出了精兵强将入村入户,既有专业的新社区集聚办副主任,又有扎根基层的“老乡镇”。东殿前村则有着一支坚强有力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和一批先进党员、村民代表,还有期待新社区建设带来美好生活的广大村民。
做实事,发扬“三勤”(脑勤、嘴勤、脚勤)精神,不玩虚,不做假,实实在在工作。在东殿前村,没有贴海报,不见挂横幅,每个参与工作的人脑中熟记的是新社区建设政策的内容和解读,心中满怀的是对村民美好家园的期许,以实干精神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