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发起的“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中,义乌“富家女”周晓丽成为10月份的候选人。
由周晓丽投资创办的脑瘫康复部和育智教育中心,13年来收治1300多个脑瘫、智力残疾的孩子,600多人得到了较好的康复,其中420余名患儿已站起来、走起来。
昨天,记者联系上周晓丽,她说自己并没有外人描述的那么崇高,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因弟弟创办康复机构
2002年,义乌后宅的“富家女”周晓丽成立了义乌首家脑瘫康复机构。为了支持女儿,拥有千万资产的周晓丽父亲结束了工厂生意,变卖机器,将厂房腾空,重新装修后为女儿开办康复部教室。周晓丽也放弃做生意,当起了一名没有工资的特殊教师。
当初开办这个康复机构,是因为周晓丽有一个患脑瘫的弟弟。19岁的周晓丽高中毕业后,为了分担父母的重负,带着幼小的弟弟到全国各地求医问诊。慢慢地,弟弟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学会了1000多个汉字,现在甚至还能够上网听歌、浏览等。从那时起,她决定和丈夫办一个脑瘫儿童康复中心,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和他们的亲人减少痛苦。
周晓丽的这一举措赢来一片赞誉声,更被网友称为义乌最动人的“白富美”,先后被评为“感动义乌人物”、“浙江好人”。
想让残疾学生融入社会
昨天,记者联系上周晓丽。她说,现在学校里有103个孩子,最大的23岁,最小的7岁。让她有些担忧的是,他们当中有的人即使身体康复,但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很难融入社会。前些年,周晓丽试着创办残疾人工疗,为残疾学生找一些诸如串假花的手工活,一来帮助他们康复,二来也希望这样能让这些人融入社会。但经过试验,发现这样做的困难很大,老师教这些学生学着做手工要花很多精力。另外,因为这些孩子出工很慢,没法及时向企业主交货。周晓丽说,如果有企业主能提供一些类似废弃的原材料,当这些残疾学生的手工教材,那是最好不过了。
在女儿眼里,她并不完美
脑瘫康复部成立的时候,周晓丽刚好怀孕2个月。当时,康复部只有6个孩子,周晓丽和丈夫就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一些孩子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大小便经常拉在裤子上。”大小便的异味加上妊娠反应,周晓丽强忍着呕吐给孩子们换洗衣裤。
如今,周晓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周晓丽给他们喂饭,跟他们一起做游戏,教他们学做算术。可周晓丽也坦言,长时间跟这些特殊孩子在一起,她的心情也会变得压抑,特别是一些孩子经过长时间努力,康复效果却不明显,会让她产生压力。下班回到家,她会不自觉地对着自己的女儿大吼大叫,以发泄心中的焦虑。这次,得知妈妈入围“中国好人榜”,周晓丽上初一的女儿半认真半戏谑道:“这个经常对我吼的妈妈,居然也能入围‘中国好人榜’?”这话让周晓丽心生愧疚,也让她反思对女儿教育的不足之处。
周晓丽说,她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崇高,有很多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她只是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残疾孩子能有康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