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农产品如何能走出价格怪圈 集约化种植或是出路

发布时间: 2015-10-31 11:43:43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袁丁

  昨日,在义乌农贸城零售区,不少经营户摊位前的价格牌上写着:本地土姜,每斤3.5元;新姜,每斤3元;老姜,半干的每斤6元,全干的每斤10元。

  看到这样的价格,马大嫂们舒了一口气。去年这时候,姜的售价每斤在16~18元,那可是比肉还贵。一年后,从“贵族”变“平民”,生姜价格的“过山车”式行情却让经营户们纷纷抱怨,“价格卖不起来,货还满市场都有”。

  生姜价格近腰斩

  在义乌农贸城管理员采价单上,生姜的价格近三个月来一直在走下坡路。昨天的批发价是每斤2.6元,这个价格较前一月跌了0.4元,而与8月中旬新姜上市初相比,每斤便宜了约1.4元。同样,在生姜的老家山东,济南市商务局的监测数据也显示,这几日生姜的市场零售价格为4.95元/公斤,与上月7.9元/公斤相比,下跌了37%;对比去年同期,则下跌了74.3%。

  至于价格大幅回落的原因,自然还是供大于求。以姜、蒜为主要经营品种的陈女士老家就在山东,她告诉记者,前两年生姜价格的高企,让当地种植户尝到了甜头,跟风扩大种植面积,使得今年生姜供应量急剧增加。与供应的增加相比,还有出口的缩水。“以往生姜销售内销是一块,出口是另一块,有些产区出口能占四成。近两年国外如巴西、泰国、秘鲁等国家自己也有生姜种植,对于进口的需求就没那么大。”陈女士说,两相叠加,造成了生姜价格的下挫。

  集约化种植或是出路

  说到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总绕不开两个字“游资”,但生姜的行情更多的是种植户自身行为造成的。在生姜市场上,流行着“贵三年,贱三年”的说法,就是由于生姜种植还是以散户为主,种植户多以眼前的价格来决定来年的生产,当价格高的时候,容易盲目扩种。而遇到价格低的年份,不少经营户惜售,会选择将生姜存入地窖中储藏,等待来年生姜价格上扬。这样,两三年后,产量猛增,导致价格下跌,农民赔本,进而逐渐放弃种植,产量减少,又引发新一轮的涨价。

  “对于农户来说,想卖个好价钱可以理解,但往往在反复中错失最佳销售时机。”经营了多年生姜生意的潘先生表示,以今年为例,生姜大丰收,使得山东不少地方,刚从地里刨出的生姜收购价每公斤仅1.6元。而业内预计,生姜价格要有起色,得等到下一季生姜播种,种植户购买姜种,和明年春节前后的生姜消费旺季。在此之前,生姜价格都可能维持在低位。

  对于这样的困局,山东农业大学经管系教授岳书铭表示,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小生产大市场”的生产模式。对于主产区的农业部门,应强化信息服务的能力,为种植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对市场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引导他们适时作出调整。长远来看,组织合作生产,改进农产品品种,发展订单农业,以销定产等,都不失为增强竞争力的办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黄优鑫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