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18日讯(记者 何冬圆)吴正余,微谷农特微商项目负责人,今年九月初加入微商大军,致力于开展和推进义乌农特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微商渠道的拓展,独特的产品与营销方式让他在微商大环境中大放异彩。
第一次做微商 半个月卖出4万斤橘子
今年,赤岸五柳村的橘子大丰收。
这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由于市场行情的影响、销售渠道的限制,眼看着橘子熟了,销量却一直迟迟跟不上,而且橘子不易运输和存储,这可愁坏了赤岸五柳村的橘农们。
九月初,吴正余到赤岸采摘游玩,五柳村的一位橘农宋女士向他求助,“我们村有一千多亩橘子,光我家就有一百多亩的橘子,熟了,却卖不出去,你能不能帮我推广一下。”
于是,吴正余便走访五柳村调查实际情况,向橘农了解更多信息,包括橘子的品质、数量。吴正余与五柳村的橘农结合当地的优美自然环境,探讨商量了一系列销售对策。
因为这个契机,吴正余第一次做起了微商。一方面,他通过微信及互联网宣传,发布采购信息,另一方面也开展游客线下采摘。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让五柳村的橘子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卖出了4万多斤,解决了橘农们的燃眉之急。
入驻微谷 义乌农特产品销往全国
“接触微谷是偶然的机会,我与微谷董事长郑金华私下交往甚深,了解到他对微谷移动电商第一平台的战略布局,我决定加入微谷,把农特发展转向全国。”于是,吴正余入驻微谷,出任农特微商项目负责人,担纲义乌农特产品辐射全国的责任。而随着五柳村橘子的大卖,也有越来越多的义乌农民找到他。
原先五六块钱一斤的义乌桃花坞板栗,销量不好。吴正余帮忙挑选出优质的板栗后,再进行包装定价,宣传推广之后,12.8元一斤的板栗竟然大卖,还供不应求。
孔村白糖宣传狭隘,仅限于本地,吴正余便通过微信宣传白糖的工艺流程与组成成分,现在义乌孔村的白糖已经远销湖南,并提高了本身的价格。
除此之外,还有猕猴桃、月饼......据了解,在吴正余的推广之下,义乌果农的猕猴桃在20天内卖出2万斤。现在,吴正余一般每天都会通过微信接到500多个订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热心的吴正余也教授橘农进行微商经营,“你们要先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宣传,让来采摘的游客扫二维码。”掌握窍门的橘农们很快就做起了微商,而之前向他求助的宋女士,现在对微商已是头头是道。
“土方法”微营销 把一切麻烦留给自己
短短两个多月,吴正余的代理已经达到六十多人,分布全国各地。早先,他通过微博、论坛等各种平台发展了一部分热爱义乌农特产的代理。接着,随着义乌农特产的推广,全国各地的回头客都纷纷找到他,要求当代理。
吴正余将自己的推广方法称为“土方法”,他将所有产品打包好分给他们,“你们先尝尝,让家人也尝尝,觉得好再推广。”
吴正余认为,作为微商代理,首要职责是自己尝试产品,如果自己都不认同产品,凭什么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呢?微商不能欺骗朋友,服务一定要做好,把一切麻烦留给自己,让顾客和代理越来越“懒”。
在顾客体验方面,吴正余会向代理征求产品包装、缺点方面的建议,对此再进行改进。同时,曾经身为糕点师的他,也深谙食物配料、营养价值。在朋友圈,他用讲故事的形式包装一款款产品,介绍其来源、配料、营养成分等等,大受微信好友好评。
找准位置看好形式 微商大有可为
农特产品带有极强的地域特色,绿色健康,深受顾客喜爱。这是农特微商能够在当前的微商大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重要原因。义乌红糖、红糖麻花等特色美食更是义乌农特产品的代表,深受人们欢迎。但是,销路局限却也是一直难以很好清除的障碍。
这次,微谷创智园抓准了农特产品巨大的发展市场,成立农特微商项目组,从义乌当地特色农产品入手,帮助农特微商发展。“把义乌农特产推向全国,为我们本地的果农、农特产更好地增加知名度、销量是我最大的心愿。”吴正余说,“现在,我已有二十余种产品,光义乌红糖系列,就有不少产品。”
同时,吴正余还表示,为了方便管理和运营,微谷特别安排出20个房间用于农特微商办公。微谷统一办理相关证件执照,完善的推广、物流、培训以及销售体系等也为农特微商的发展提供便利。“真正从农特微商利益出发,办实事”。
而无论是农特微商还是普通微商,找准位置,看好形式,微商大有可为。不过单打独斗的阶段已经过去,抱团取暖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微众利合,聚才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