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陈氏家风和风细雨教化人 幸福在“尊老爱幼”中绽放

发布时间: 2015-12-04 09:38:04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应悦

幸福的三口之家。

四代同堂。

  中国义乌网12月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应悦)在大陈镇二村,有这么一户幸福的家庭:同是“80后”的陈文杰和陈双双去年成婚,今年喜得贵子,与父母一家五口人过着简单又幸福的小日子。

  陈文杰说,“尊老爱幼”是他家的家风,是家人从小对他的教育,也是他的做人准则。家风虽然没有书写成文,却刻在陈家好几代人的心上。

  家庭简介

  陈文杰今年29岁,在机关单位上班。他的家是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妻子是企业职工,可爱的儿子现在5个月大,父母现在都已退休,一家人过着简单平淡而又温馨幸福的生活。

  家训箴言

  尊老爱幼

  家风故事

  陈家几代人作出了榜样

  陈文杰从小听家中的老人说,陈家祖先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先祖如瓒公在乾隆十七年被赐七品顶带,在任期间,行仁施惠,尊老从善,一生兢兢业业,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乾隆三十八年夏,如瓒公因修东江桥邑,功绩卓越,得到朝廷提拔,让他到外地做官。当时,如瓒公的母亲已因病卧床数年,为了母亲,如瓒公毅然拒绝了升迁。在之后的十余年间,他常伴母亲左右,不分昼夜地亲自服侍。如瓒公教育子女们也要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其下五子也相敬有礼。先祖如瓒公在97岁时过世,一生两次受朝廷嘉奖。陈文杰说,尊老爱幼是陈家的家风。

  陈文杰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从教,桃李遍地,一直教育晚辈要尊老爱幼。在这一点上,陈家几代人早已作出了榜样。

  曾祖父曾随军远赴东北学校任教,因病客死异乡后,留下远在义乌的一家老小。曾祖母一人肩负全家生活重担,尽心尽力,也留下了一身的病痛。祖父陈佩琅从教三十多年,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毅然辞去职务,回乡下照顾老母亲。曾祖母晚年腰不好,祖父便每天亲自帮她洗脚、暖床,为老人端屎倒尿、洗洗刷刷,任劳任怨数十年照顾母亲直至过世。

  曾祖母去世后,作为长子,陈文杰父亲陈先德将父母接到家中一同居住,以便照顾二老。当时因为家庭并不富裕,陈先德非常节俭,衣服破了总是缝了又补,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是常有的事。为了增加收入,他常常放弃午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跑去田里干活。虽然自己非常节俭,但陈先德对父母很大方。陈文杰说,为了让老人安享晚年,孝顺的父亲和母亲每月自己仅留一点生活费,其余工资收入全部上交给二老。对此,陈文杰感慨道:“如今虽已过去数十年,这些往事仍牢记心间,提醒自己要遵守家风,要尊老爱幼。”

  重组家庭15年没红过脸

  2000年,不幸降临在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在陈文杰上初三的时候,父亲不幸因病去世,留下母子俩相依为命。

  一直以来,在陈文杰的心目中,母亲黄福仙始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尽管她读的书很少,但是她用自己的坚强、勇敢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倔强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儿子。陈文杰说:“虽然父亲去世后的那年日子比较难捱,但是在母亲的努力下,我们挺过来了。之后,继父杨伟民走进了我们这个家庭,15年来,继父视我如己出,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重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一直是比较难攻克的问题。但在陈文杰的家里,这些通通不是问题。“我觉得我们运气很好,能和继父成为一家人。”在陈文杰的眼中,继父对母亲很好,也将他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经常为他买他喜欢吃的东西,说话总是很幽默,从来没说过重话,有他在,家中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声。

  15年来,继父与母亲用自己的双手不断打拼,盖起了新房。去年陈文杰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大事,家里又添丁,喜事连连。如今,陈文杰每周都会抽时间带着儿子和妻子去看望祖母,陪祖母聊聊天,让祖母享受天伦之乐。

  “父母健康是儿女的福分!”陈文杰对这句老话深有体会,“我母亲常说‘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父母身体健康,我们才能安心工作,家庭才能和美,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学业。所以说,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讲究忠孝治国,把孝作为一个好人的第一标准,实在是太深刻了。不孝之人,不可与交,也成了我们看人与交友的信条。时代在进步,尊老爱幼的美德却不会过时,我们更应该去遵守和弘扬优良的家教家风。人世间最难报答的就是父母恩,以反哺之心敬奉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让尊老爱幼的优良家风世世代代传递下去,这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做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