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2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吕晶晶)自去年12月我市正式启动“三位一体”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市农合联以供销平台为依托,吸收各类农业专业化服务主体,整合农技、供销两支队伍力量,多形式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多途径开展为农服务。经过近一年的改革,供销合作社正逐步从“经营者”向“服务者”转变,从单一的供销服务向兼具生产、信用合作的“三位一体”综合为农服务平台拓展,从传统的农业流通领域向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延伸。
农资超市:打造一站式的农资销售服务平台
12月1日,义乌廿三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尽管还处于农资销售的淡季,但是新开张的农资超市还是以丰富的农资品种和实惠的价格吸引了许多农户前来采购各类种子、化肥等农资。开业首日,农资超市销售额就达到了1.4万余元。
廿三里街道钱塘村村民钱红群是一个家庭农场的农场主,种植了70亩葡萄,葡萄年产量可达120吨左右。往年一到冬季,他就要提取土壤标本送到省农科院进行土壤检测以对症施肥补充土壤的微量元素。一次检测的费用加其他人力物力成本至少要上千元,检测结果出来后,又要专门跑金华购买大批量的微量元素肥,费时又费力。
前两天,听说廿三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业,他专程过来看看,结果发现中心里的农资超市售卖的各类化肥一应俱全,不仅品种丰富,价格实惠,还可以送货上门。“真的方便,一站式的超市购物,想买什么肥,只要拿一张肥料架上带有条码的卡片到收银台告诉收银员数量就可以出小票,然后凭票提货,人家还直接送货上门。”钱红群说,这一趟他买了3吨微量元素肥,加上其他农资总共消费5400多元,享受会员价后又省下400多元。更重要的是,他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以后土壤样本可以直接送到廿三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免费检测。“在这里买农资方便又省心,价格又实惠,为农服务做的更周到,这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办的好。”
据廿三里供销社主任虞希平介绍,过去,房屋陈旧、货品堆放杂乱是村民对供销社农资销售网点的普遍认识,而经过改造后的农资超市,不仅规模扩大,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实现了农药、种子、化肥、农膜、农机具的一站化销售,在购物体验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采购农资的农户可以像进超市一样提着购物筐购物,如果想买肥料,每种肥料的货架上都详细标明了产品的名称、价格、生产厂家、以及产品简介,甚至还用小玻璃瓶装了每种肥料的样品以便农户能更直观的了解产品品质。如果农户的肥料需求量大,可以用贴着商品条码的卡片刷卡下单,如果需求量较小,也有小分量包装可供选择。
全市布局8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廿三里供销社农资超市的转变只是市农合联“三位一体”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在农合联布局的这盘改革棋上,包括农资超市在内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是改革中的重要一块内容。
据了解,供销社综合改革过程中,农合联通过职能调整和力量整合,把涉农部门的为农服务职能与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职能合二为一,进一步强化了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功能和主体地位,突显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作用。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例,农合联计划全市布局8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促使服务方式从线状向片状转变,基本实现服务网络市域全覆盖。如苏溪镇由供销社主导建设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融合了农资供应、庄稼医院、农民培训、日用消费品配送、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重功能;大陈镇以大陈农合联为主导,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提供农产品展销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信息交流、政策咨询、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等服务;义亭镇由义亭农合联和义亭供销社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资供应、庄稼医院、政策咨询、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改革效应凸显,政府、“三农”各方受惠
事实上,随着我市“三位一体”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近一年以来,市农合联在建立农合联体系、整合涉农职能、拓展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理顺联社与社有企业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改革效应也不断在显现,切实实现了政府、“三农”各方受惠。
供销合作社和农业主体、农民的联系更加密切。依托供销社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把供销社系统全面融入农合联体系,使得各级供销社与农合联成员、农业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清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农业主体和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强化了其与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进一步夯实了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业务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借助“三位一体”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机遇,供销合作社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重点培育发展了资金互助、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务,使得供销社从传统的流通业务拓展到生产、信用、涉农培训等领域,从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业务拓展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服务,全方位拓展了为农服务业务;农业主体之间的联系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农合联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构建,把碎片化的农业主体纳入了农合联服务体系,使得广大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有了一个共同家园,也推动了农业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