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根与莫言交谈
王贤根在长城边当年戚家军栽植的油栗树下。
迟浩田感言
第一读者是莫言
莫言在总参工作21年,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初春总参的几位战友文友聚会祝贺。席间,莫言问我在写啥,我说正在修改戚家军抗倭寇、守长城的书稿。那天正巧我包里有2012年第一期《中国作家·纪实》,上面的《千年守望》是书稿的前几章。莫言边翻边说:“戚家军就是义乌兵,抗倭寇,守长城,这书值得看!”
那天我们这帮战友大都带书请他签名,有两位女士带去两套刚刚由作家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言文集》,他坐在沙发上不厌其烦地签名,为求速度,我在旁帮他翻开签名页。待签完,我请他在带去的这期中国作家杂志的目录页上写句话。他笑问写什么,我说你看着写吧。他思量一会,即挥笔写下:“贤根战友吾兄:同在总参多年,笔耕共知苦甘。江南‘一夜风流’,至今印象新鲜。”
我和莫言于1991年一道到华东地区采写抗洪救灾的报告文学,十多天同住在一个房间,他的《一夜风流》被《解放军报》刊用,《新华文摘》转载,评为当年报纸副刊的金奖。当然,我们心中都铭记这段情谊。
2014年3月的一天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请王安忆作《小说的生活》演讲,由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主持,我获悉前往。江南采写报告文学时,莫言和我曾到王安忆家做客。演讲毕,主持方留我与他们共进晚餐。我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定的书稿《千古长城义乌兵》给莫言,请他看看,能否写句话。
莫言是此书的第一读者。第二天晚上10时许,他给我发来短信:“东海波涛永难平,黄河之水何时清。义乌自古多义士,强将手下有强兵。读《千古长城义乌兵》有感,步先贤韵打油一首。”先贤指的是徐渭(徐文长),他有诗云:“群凶万队一时平,沧海无波岭瘴清。帐下共推擒虎将,江南只数义乌兵。”后,这两首诗就排印在书的封底。莫言赋诗推荐,为书增色。
来自故乡的佳音
《千古长城义乌兵》于2014年5月出版,6月列为义乌丛书重新设计封面印制2000册。同年7月6日,义乌市人民政府、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国长城学会,在山海关老龙头共同举办“义乌丛书”的《千古长城义乌兵》、《长城有约》首发式。老龙头入海石城,是当年戚家军将领吴惟忠受戚继光之命,率领义乌兵精心设计并构筑的。背依雄伟长城,面对浩瀚大海,四百多年前修筑入海石城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活动后,多家媒体作了相关报道。
义乌市志编辑部副主编施章岳的《历史文化的深情呼唤》首发在《义乌商报》上,又以全文与张金龙的《慢工出细活》共同刊载在《义乌方志》2014年第3期上。他们的文章,开启了《千古长城义乌兵》的评论。
笔者应约为报刊写了点创作感言,《义乌商报》发表,题目《书写文学与生命的图腾———〈千古长城义乌兵〉创作出版经过》,《中国文化报》刊登时题目为《〈千古长城义乌兵〉创作散记》。我说:“面对读者的呼唤,我想起父辈扶着犁耙的耕耘,黝黑土地在金色阳光下闪动希望的光芒,那样壮阔,那样诱人;我用笔犁开白色土地,翻动起黑色浪花,也闪动诱人的光亮。种植,除草,施肥,一道道农家劳作工序,精心移植在案几上。农民的后代,以农耕的精神,书写文学与生命的图腾。”
《金华日报》发表一位读者评介《莫言赋诗推荐〈千古长城义乌兵〉》。《浙中新报》记者采访我,于2014年7月23日第5版作了报道与评价。故乡的不少作家、朋友来电话,畅叙读后感受,炽热的情感,激起我阵阵心浪。叶前村老年协会会长叶春竹,多次给我电话,他对明时募召守卫长城的叶前村叶氏先辈和如今仍守望在长城脚下的叶氏后裔,怀有深厚的感情。长城下的叶氏后裔桑梓行和赴长城下探望亲人,他都事先给我电话,诚邀我同行。他们把我当作亲人,让我感动。
首都各大报刊、电台、网络的反响
《千古长城义乌兵》出版后,首先在《中国艺术报》上见到书影和评介的文字,紧接着《中国文化报》刊登我的创作散记。2014年9月30日《今日文艺报》消息:“该书图文并茂,恢宏壮丽的长城画面,戚继光、义乌兵后裔的生动形象,与波浪起伏、情感交融的文字,浑然一体,有耳目一新之感。”《中国报告文学通讯》作了介绍。2014年8月30日,《解放军报》刊有《戚家军抗倭保家园》。《人民日报》2014年11月4日作新书推介。2014年11月22日,《解放军报》发表原军报文化部主任、诗人、作家吴纪学的评论《精神文化的追寻———读〈千古长城义乌兵〉》,后又在《军休之友》登载。2014年11月24日,《文艺报》刊发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李朝全的评论《义乌兵的家国情怀》。中国报告文学常务副会长、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李炳银的《乡情也像长城一样稳固与永久———评王贤根、吴潮海的〈千古长城义乌兵〉》,刊登《浙江作家》2015年第3期,又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李朝全的《很有意义的寻根之旅———评王贤根、吴潮海的〈千古长城义乌兵〉》刊发于《浙江作家》2015年第2期。
其间,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专访,我作了《戚家军修长城是怎么回事》的介绍,他们听了恍然清晰,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的镜头对着老龙头,阳光照来,画面立体感很好。刚才听您一番介绍,我们才知道当年修建的不易。入海石城修好了,山、海、关,真正连为一体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于2015年1月13日邀我与主持人对话,结合《千古长城义乌兵》,我主讲《作家创作的理念和作品对生活的启示》,直播25分钟。后主持人来电话,说不少收听者反映,从温柔之乡的江南走出一支抗倭的英勇队伍———戚家军,并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对今天我们的事业与人生,都是一种启迪。
网上对作品也是热议。新华网、人民网、中国作家网、光明网、中国军网、北京文艺网、新浪网、京东网、蔚蓝网、视野网等网站,均有多篇文章与信息。当当网的一位读者购得书,阅后写道:“400多年义乌兵的血脉相传,让我们相信长城并不仅仅是石块堆叠这么简单,让我们看到了冷冰冰的城砖背后沸腾的热血。”又有一位读者说:“贯穿全书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一种文化血脉的延续。作者的书写,实际上是写下了故乡的一段辉煌与苦难,是为义乌人的英雄前辈树一块文字之碑。”
迟浩田挥毫题感言
笔者收到多位读者的诗文,其中一位九十高龄的老八路、老作家赵勇田,生病住解放军总医院,仍孜孜阅读这书,感慨作诗《仰望历史丰碑———读〈千古长城义乌兵〉感言》:“赞言褒奖英雄人,千年万事留传闻。古今豪杰打天下,长河一滴映风云。城墙如龙砖瓦在,义务守望献身心。乌纱笼罩老龙头,兵将镇守东大门。”
2014年8月底的一日,我收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寄来的一个大信封,看字体,就认出是迟浩田用炭笔书写的地址和我的名字。急切打开,见有他给的一张便信,并有一幅书法。迟浩田同志原是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早在他任总参谋长时,在总参文学创作会议上认识并多有来往。现在他离休,我也退休,但往来继续。他在信中写道:久未见,甚念。今获大作,甚喜,真是一本好书,文图并茂,颇具感染力,催人奋进,真为义乌感自豪。愿您与时俱进,再创辉煌。有感而书,送上感言,请笑纳!
这么大岁数的老首长,还这么认真地对待我,对待我的文学创作成果,心中一股热流涌上来。过去他给我来过多封信,也为我初中母校题过校名。这次寄来的书法,右上方是“读王贤根同志新著有感而书”,正中两行大字:“千年长城义乌兵,而今圆梦强军营”,题款“迟浩田甲午年初秋于北戴河”。字体浑厚有力,体现他的风格,倾注他的真情。“有感而书”,不仅是对我的激励与鞭策,也是在弘扬义乌精神、长城精神。
评论家的述说
诸多的评论中,有几位评论家对作品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精到的分析。李朝全在《义乌兵的家国情怀》开头语写道:“军旅作家王贤根、吴潮海合作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千古长城义乌兵》,显示了报告文学宽泛的创作领域和丰富多样的写作方法,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他对书中描绘的戚家军的形成,抗倭、修守长城的业绩,作了精辟的剖析。
“对于长城的感受与阅读,可以有很多角度与方法。我们面对的长篇报告文学《千古长城义乌兵》,是故乡在义乌的作家王贤根、吴潮海,从长城与自己的家乡人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特殊角度,面对长城的历史回顾和现实报告,别有一种情感乡恋的独特内容和滋味。”李炳银在《乡情也像长城一样坚固和永久》中评述,作家“用写实的文学笔法,深入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长城与古今义乌人的密切联系,使读者有机会从最初的长城建造、坚守与今天的细心保护等很多方面,从人们难以忘记和割舍的故乡情结表现,看到一种独特的内容,感受到在长城的身上曾经凝聚的家国情怀和凛然的民族精神,有一种深邃的历史穿越和新文化精神的探索,有趣有味。这也是文学通过写实对历史的一种续写和补充,它会使看似坚固冰冷的长城显示一种特殊的柔情和动人的乡情内容,在精神和感情领域给人很多触动和影响。”
《后勤文艺》2015年第4期上余立平的《扬民族大义,抒家园情怀———读长篇纪实文学〈千古长城义乌兵〉》有言:“面对400多年的历史沧桑,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寻找乡亲乡情的行踪之中。在遍查史籍,对长城遗迹的踏访,寻访上百位乡亲村民,收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作者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为书的主旨,将两地寻亲和修谱的活动统领起来。”
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的一个亮点
一年一度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年会上,李炳银作了2014年的报告文学创作评点《散点开花多面生辉》,此文后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其中有语:“王贤根、吴潮海的《千古长城义乌兵》,描述的是当年戚继光统帅义乌兵修筑长城,为我们民族留下伟大的建筑奇迹工程,而此后这些义乌兵后裔又一直坚守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的长城沿线,竭力保护长城,同样让人很多的信息收获和感慨。”
《文艺报》2015年1月21日发表李朝全《2014年报告文学:多向度与多维度的开掘》,对《千古长城义乌兵》作了评述,《中国作家·纪实》2015年第1期刊登他的《反映时代真实,讲好中国故事——— 2014年中国报告文学综述》,再度较为详细地评论,他说这作品“挖掘到了一个十分独特的题材: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军队———戚家军,主要是从浙江义乌征召的兵士;南方的倭寇被荡灭之后,戚家军义乌兵又被明朝皇帝派往北方镇守长城,由是,万名南兵便迁居于蓟辽一带,即今北京、河北等地。这些当年守护长城捍卫边疆的义乌兵的后裔,如今竟成了保护古长城遗址的一支生力军。明朝时守卫长城是为了防范北方蒙古旧部鞑靼部落和后金的入侵犯边,而今天守护长城,却是为了保护好长城这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守望,是对国家安危、民族血脉传承的一种守望,更是对历史、对文化之根、出身之源的一种守望。作者怀着对家乡和遗落他乡的义乌乡亲无比深厚的情感,踏上了一次极富意义的历史和文化的寻根之旅,穿越明朝和当代,描绘了一幅关于义乌人守望长城的壮阔画卷。这是一部可贵的文化寻根之作,对于探析人口迁徙和习俗变迁有价值,对于考察文化流脉传承有意义,是一部作者向家乡和乡亲致敬的书。”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晖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丁晓原的《2014年报告文学:融媒体时代的生态、守正与新变》于2015年2月27日在《文艺报》上与读者见面,该文后又刊登于《浙江作家》2015年第11期。王晖叙述2014年“正能量”的作品提及《千古长城义乌兵》。丁晓原指出:“报告文学之‘正’主要有非虚构性、时代性、思想性和文学性。非虚构性是报告文学的底性,时代性和思想性规定了题材选取的要求和题旨表达的取向,文学性则表示报告文学也需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写作。”报告文学是一种特殊强调弘扬时代精神的作品,他说:“《千古长城义乌兵》将义乌兵与长城关联起来,‘抗倭寇,戚继光义乌招兵’,‘守长城,义乌兵千里北上’,‘保护长城是天职’,在历史与现实的书写中,讲述了一个绵延数百年的故事。题材之异,故事之新,生成了作品特殊的价值。”
《千古长城义乌兵》,成为2014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