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被旗帜鲜明提出。与之前9月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被社会各界一并称为“一带一路”倡议。
在此之前,一群义乌商人已经开始默默地沿着“古丝绸之路”,探寻让“钢铁驼队”重现一千年前“无数驼铃遥过碛”盛况的“新丝绸之路”。
2014年11月18日,中国史上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的“义新欧”火车专列从义乌首发,经新疆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7个国家,全程13050公里,和海运相比,它的运距与时间都大大缩短。
2016年1月28日,从义乌铁路西站出发的火车班列就开往了德黑兰。这是义乌继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后,又一趟开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新丝路“直通车”。
说起“义新欧”班列,不得不提起一位“70末”义乌创业新锐——冯旭斌。虽然年纪不大,但他有着丰富的从商经验。
和很多老一辈义乌商人一样,最早在夜市上摆地摊,各种小商品都卖。赚到一笔钱后,他开始“折腾”起来,开过书店,办过广告公司,后来选择跟着各地的分市场搞物流。冯旭斌有着义乌商人的“勤耕好学”,经营国内物流时,他发现义乌很多开往新疆的集装箱车,货拉到阿拉山口再出关。“4000多公里的路程为啥不选择铁路?”
他多番了解后得知,当时义乌铁路国际联运还是空白,于是在2010年,筹备成立了中欧班列的运营公司。一家地方性的私营企业,运营一条国际铁路货运通道,听上去都有点“天方夜谭”。
不过冯旭斌“刚正勇为”,开始去各地考察,到各部门咨询政策、探寻路子。“先在义乌市场上调研,考察货源情况,又多次到西班牙等沿线国家实地走访。”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从义乌出发的“钢铁陀队”沿着新丝绸之路,一列又一列地奔向中亚五国、西班牙马德里、伊朗德黑兰等地。
2015年,义乌海关累计监管发运中欧班列、中亚班列65列,监管进出口集装箱货物5242标箱,同比增长69%,实现每周一列的常态化运行。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义新欧”班列进出口总量快速增长,这也带动了义乌小商品的出口贸易。
据统计,去年义乌实现进出口总额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其中,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2.8%,拉动全省出口增幅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较快的主要商品是餐厨用具、鞋帽伞产品、服装及附件产品、文体用品。
除“义新欧”外,此前全国常态运营的中欧货运班列有6条。而“义新欧”的开通,除了有别于其他6条班列的特点外,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地位,被视为是“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要支点。现在,线路开通,支点成形。
新上任的金华市委书记赵光君日前表示,义乌要成为服务“一路一带”的尖兵。
排头兵可以有一批,但尖兵只有一个。而众多在“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打拼的“义商”,正是“尖兵”中最精锐的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