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2月2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傅柏琳)回首2015,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快美丽义乌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监督工作,取信于民、取信于代表,全力抓实各项工作。
过去一年里的一组组镜头,见证了市人大常委会在“五水共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中留下的坚实足印,回荡着我市环境保护过程的铿锵足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作为一项重要议题,牢牢抓在手上,通过专题调研、专项审议等方式,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为百姓守护碧水蓝天。
2015年是“五水共治”的巩固年、关键年、深化年和冲刺年。“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百姓期待和民心民意作出的一项决策部署,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事关民生福祉,事关长远发展。
自2013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我市两年内共实施治水项目600余个,投资约46亿元,一大批基础设施、河道整治及管网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实现了水岸齐抓和市域内河道、湖泊、溪流水质得到突破性改善的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一方面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五水共治”进展情况的报告,着眼于保护水环境的基础性工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加大治水技术支持、完善长效管理考核机制等11条审议意见,推动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巩固“五水共治”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拓展治水工作新视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和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即是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五水共治”给美丽商城带来了全新变化,治理后的保护是关键和重点。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回头看”主题活动,组织代表重走小流域,回访督查23条已治理河溪,对河流水质、沿岸污水排放、河面漂浮物、两岸绿化景观等情况进行巡查走访。通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责,依法监督,持续助推我市“五水共治”活动,为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美丽义乌贡献力量。
让义乌的水更加洁净、天空更加湛蓝,已成为全体人大代表的共同心愿。为此,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水无常形,气无常影。相比治水,治气的难度更在治水之上。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活动,选准切入点,更加注重和强化跟踪监督,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引领,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强生态保护、拓展发展空间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市域总体规划(2013-2030年)修编、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情况的报告,并作出相关决议。如何让义乌旅游发展得更好,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的关注重点之一。市人常委会通过审议、视察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市旅游发展规划制订,关注旅游工作面上推进及重点项目突破情况,力促义乌更有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本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