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孩子们在训练。
在稠城一校教育集团校园的足球活动地,一群小朋友身着橘红色、蓝白相间的运动服,奔跑在绿色操场上,传球、踢球,俨然现实版的“足球小将”。“足球在稠城一校教育集团已经不单单是一项体育竞技,学校一直将‘让足球成为孩子的朋友’当作理念,在平时课堂、生活、玩乐中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足球已经融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该校校长楼曙光表示。
将足球融入课堂
楼曙光说,为了加强足球教育、推进省级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成立了足球领导小组。起初,因为担心学生受伤,影响学习,不少老师、家长不理解也不支持。为了解决顾虑,学校严格抓好孩子的学习成绩,规定学习成绩必须达到要求后才能参加训练、比赛。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采用“小手拉大手”、“足球进社区”、“亲子活动”、“家长观察团”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许多家长发现足球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健康的体魄,转而接受并大力支持学校的足球运动。
“校园足球培育的是‘热情、拼搏、顽强、合作’的精神,我们把足球文化精髓渗透在学校管理、课堂、活动等各方面工作中。”楼曙光介绍,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响应“足球进课堂”的号召,利用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来普及足球。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活动,学生跟随音乐,排着整齐有序的队伍来到操场做足球操,训练足球基本技能。每天下午,学校统一安排体育活动,时间为30分钟。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校也积极融入足球教育,比如在语文教学中,会让学生写足球作文、比赛解说词;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足球场上的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场地、球门等的周长和面积,计算足球运动员50分往返跑的路程;在德育课程中,组织学生学习足球明星成长事迹,找寻自我磨砺的品质;在美术课程中,组织学生设计校队服装、画创意足球等,描绘孩子们对足球运动的美好畅想。
学校特地将足球作为体育必修课,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足球课的设置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在足球课中,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
一所学校有40支足球队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这所学校足球氛围之浓:全校6个年级36个班级,有40支学生足球队,分别是每个班级的班队,再加上4支校队。通过持续开展足球建设,稠城一校教育集团的足球运动成果喜人,2015年曾获义乌市义胜体育浪莎杯男子足球小学乙组亚军,参赛的队伍分别来自义乌各个小学的20支队伍。
除了让足球进课堂,学校还专门开发了校本课程《阳光足球》,校本教材采用以游戏教学为主、讲授教学为辅,以实战演练为主、观摩学习为辅的教学原则。教材充分挖掘了学校足球运动的特色资源,注重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内容。校本教材的内容作为体育课内容的补充,渗透于每节体育课中。学校还组织编排了足球操,作为足球校本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此外,学校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用于足球场地、设施、器材的建设和维护。在制度上保障对足球场地、训练、比赛等经费支出增加,加强对足球场地器材设施维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对足球场等设施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为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创造一流的环境。
在教练配置上,学校引进义乌义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教练团队,共有专职教练10名。刘胜凯是该校足球专职教练之一,他从10岁就开始接触足球,12岁被上海申花俱乐部选中,18岁又被特招到浙江大学,曾被评为2014、2015年度的义乌市校园足球最佳教练员。刘胜凯说,他与校园足球教练们携手共进,刻苦钻研,相互切磋,摸索和开创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互动式”足球训练、田径和足球交互式训练等。他们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训练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训练水平和成绩。
“踢足球的时候,我是最快乐的”
“孩子们踢足球,首先要体会到快乐。只有大家对这项运动真正产生兴趣,才能坚持下去。”刘胜凯说,“我很享受这份工作,每次和孩子们一起训练,都很开心。”
205班的毛一涵最喜欢上的就是足球课,当记者问及每天放学后还要训练会不会有情绪时,他的回答干脆直接:“不会,因为我们喜欢足球。在场上踢足球的时候,我是最快乐的。”
义乌不少家长也鼓励孩子参与足球运动。每天都会准时来接孩子下课的黄妈妈说:“学习踢足球,掌握一种体育技能,也没什么不好的。放学后,我还支持他再训练一会。体育运动看似会占用一定的学习时间,但有利于强身健体,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拼搏精神等,与文化课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