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义乌被称作是世界小商品批发之都,几乎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和买到。随着人们对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的持续担忧,这座山城中的批发商说,他们也受到影响,正在想方设法摆脱困境。
寇德煊一家从事瓷器生意已经几十年了,不过他说,过去2年来,销售急剧下跌,大约减少了20%。
为了维持下去,他减少了生产和包装成本,甚至自己的利润。
寇德煊说: “他们(顾客)也非常难,但是我们的储存非常满,我们把利润降下来,希望大家把生意做下去。”
另一个保护生意的途径是寻找对中东和欧洲顾客有吸引力的产品。
寇德煊说: “要不断地创新,任何一个产品都要不断创新,没有创新的话,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掉。”
对有些人来说,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中国经济放缓风暴中一个独特的避风港。
这个巨大的贸易市场有几公里长,拥有6万多个商店。经营者说,如果你在每家店里停留不少于3分钟的话,需要13个月才能走完整个市场。
当然,一家店面能做的有限,发挥创造力很重要。由于商品滞销,互联网成了钟表设计师宗凡中等人的重要生命线。
宗凡中说:“我们有通过其他的渠道,比方说,我们自己也有做淘宝这一块的,相对弥补一些,但是外贸来讲,要比去年少不少,少三分之一或者一半。
拥有老顾客和设法迎合他们不断发展的需要,在这个不断收紧的全球市场上也是维持生意的关键。威发集团总裁束继周在这个义乌批发市场中没有店面,他的生意在义乌别的地方。
他说,过去几年来,他的利润不断上升。在他看来,既有危机,也没有危机:
“这取决于你自己,没别的,取决于你怎么做。大多数人都陷入困境,没错,可是世界这么大,有那么多的机会,每个行业都有机会。”
这也是义乌的希望所在,虽然有困难,可是还是可以找到发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