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福田街道下娄店村的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此举办的“2016迎端午中外友人包粽子比赛”吸引了众多市民。比赛分14个组,分别由一名本地选手和一名外国选手组成一组。数十名外国选手分别来自瑞典、加拿大、哥伦比亚、韩国、印度等国家。
来自全市各镇街的本地选手阿姨们,个个都是包粽子能手。只见她们两手熟练地上下翻动,装米、裹紧、扎线,动作一气呵成,花样形态各异。外国友人对阿姨们的手艺连连赞叹,一边认真拜师学习,一边拿出看家本领有模有样地包起来。虽说数量和质量不能与本地阿姨相比,但外形也是十分可爱。
49的陈银香女士代表赤岸镇参加包粽子比赛。她包的粽子花样新奇又好看,寓意还极好,有美丽的花篮、实用的茶缸,还有表现五谷丰登的粮仓以及表达百年好合的莲藕香荷等。
跟陈银香一组的外国友人是61岁的韩国女士洪庆淑。洪女士说,她跟家人一起在义乌做生意有三年多了,今天是她第一次包粽子。“韩国过端午不吃粽子吃年糕,也是用糯米做的。”尽管如此,她包粽子仍然很厉害。一旁的陈银香说:“她学得很快,手很巧,包得也很好。”而另一位韩国友人也有创意地包了像小船一样的粽子,上面写着“中韩”二字,象征着中韩友谊之船。
“她是韩国人,中韩文化本来就有很多相同之处。她见多了,所以就会学得快。”来自玻利维亚的爱迪说,他是南美洲人,他的国家的文化习俗跟中国的差异很大,所以会学得慢些。他一边说,一边还在忙活着手里正在包的粽子。在中国已经呆了6年的爱迪,中文已经说得很流利了。
跟爱迪一组的是60多岁的余美莲女士,她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这种包粽子比赛。她不仅教会身边的爱迪熟练地包好粽子,自己也包出花样百出的各种粽子。她说天气虽然热了点,但好开心,能教外国人包粽子,感觉很自豪,希望有更多人会包中国的端午粽。说这话时,她温和的脸庞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本次活动由市文广新局、市外事与侨务办公室、福田街道办事处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田街道文体站承办。活动现场,市非遗中心还安排“木活字印刷术”、“百子灯制作技艺”、“义乌剪纸”、“捏面人”等义乌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制作,以及非遗宣传展板现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