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是世界知名的小商品城,作为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少数民族人口也在快速增长,目前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达3000多人。
新疆少数民族群众不远万里来到他乡,在义乌市能够安居乐业离不开当地政府、基层社区的关心帮助。为了让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能够更好地融入这里,他们真情付出。
“这是什么字?”“音乐的音。”“发音一定要准确。”6月24日,在义乌市鸡鸣山社区活动室,冉晓丽正在教学员们练习汉语发音。
冉晓丽曾是新疆大学的一名教师。2007年,因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项目,冉晓丽有了来义乌市工作的机会。今年3月30日,经过半年筹备,义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义乌市同悦社工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义乌市第一期少数民族汉语培训班正式开班。作为义乌市同悦社工服务中心的顾问,凭借在新疆的工作经验,冉晓丽主动承担了给当地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教汉语的工作。
最初成立培训班时,义乌市同悦社工服务中心担心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做生意很忙没有时间来报名上课,但是当培训班真正开起来时,发现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开班当日就有20多名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少数民族群众既有在义乌市从事外贸工作的老板和员工,也有在街头打馕的大叔,甚至还有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培训时间为每周两次,有课时,他们从城市各个角落,匆匆赶到鸡鸣山社区二楼学习汉语。
从喀什地区疏附县来义乌6年的依明江·吾不力卡斯木在鸡鸣山社区辖区经营一家馕铺,汉语水平不高给他的生意和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别人到店里来买馕,我介绍时肯定得用汉语,可是我的汉语不好,没有办法很好地推销自己的馕。我的孩子在这里上学,每次去学校开家长会都没有办法很好地和老师交流,太令人头疼了。”依明江·吾不力卡斯木说。有了义乌市同悦社工服务中心作为联系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的纽带,义乌市相继在全市开展了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少数民族电子商务培训以及少数民族法律公益讲座等活动,受到了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今年春节前,义乌市同悦社工服务中心了解到,来自哈密的枣农莫和买提有一吨半的红枣卖不出去,就主动把这条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了发布,结果一周就卖完了。
像这样实实在在的帮助,义乌市同悦社工服务中心还做了很多。而义乌市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来自阿图什市的米吉提·买买提4年前来到义乌市打算开办一家超市,就得到了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房东的帮助。
“房租原本是24万元,房东看我初来乍到,只收了20万元。我的营业执照也是当地工商局工作人员主动帮我办理的,并亲自送到了店里。”米吉提·买买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