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财经 正文

“走出去”打开非洲“朋友圈” 80后创二代朱舜拓展外贸市场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6-07-18 09:22:10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记者 曹晓蓉 实习生 王婧怡

  国际商贸城二区二楼一家店面的柜台内,一名皮肤黝黑、留着卷曲短发的女营业员正用流利的中文和两名客户交流,时而从身后的货柜上取下样品,时而手指轻快地在计算器上点几下,熟练而自如。

  上前探问才知,这位女营业员名叫Njoroge,来自肯尼亚。半年前,Njoroge还是浙江师范大学的一名留学生,现在已经是这家店的店长助理。

  将非洲留学生请来当“掌柜”

  在这家名为“金民电器”的店铺老板朱舜以及每天在他店里穿梭的非洲客商看来,一切都那么自然。朱舜告诉记者,在他的店里,非洲员工还不止一个,“几天前,另一名非洲员工ASIDA,代表公司到非洲去和代理商谈生意拓市场,她也是我特意从宁波大学请来的店长,在公司已经两年多。”

  “现在,我90%以上的生意在非洲。和非洲人做生意,首先要了解当地文化和习俗,以当地人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所以,我需要比自己更了解非洲文化的人为我做事。几年的事实也证明,这对开拓非洲市场非常有利,这一步我走对了。当然,非洲很大,我和我的非洲营销团队都在不断摸索。”作为义乌市场80后创二代之一,朱舜思维活跃而不失审慎。

  目前在义乌,仅常驻的非洲外商就有数千人,分别来自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每年还有8万多人次的入境非洲客商。

  “单枪匹马”拓展非洲版图

  采访中,朱舜顺手取出一本“账簿”,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这些年来“金民电器”每一种细分产品在非洲各个国家的销量,肯尼亚、南非、喀麦隆、尼日利亚……“接待每一位来自非洲的新客人时,我都会把这份‘大数据’拿出来给客户参考,哪一款产品在哪个国家更好卖,看这个一目了然。”朱舜说。

  就在几年前,朱舜还未从父母手中接过市场生意的“交接棒”,那时的“金民电器”还是以内销为主。由于专营开关插座,品类比较单一,品牌化经营尚未起步,再加上内销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只能“守守阵地”。

  父母“隐退”后,看准市场风向的朱舜马上调转“船头”,主攻外贸。从义乌本地各大展会,到每年的广交会,他都积极参加,一届不落。借助展会平台,极大地提升自己知名度,外贸市场随之打开。“品牌化”也是朱舜认准了必须要走的一步棋。除了自创品牌“YAKI”,他还接连收购了业内几个知名品牌,形成“品牌矩阵”。如今,朱舜经营的开关插座都有了CE认证,他接下来还要让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多的“身价标签”———如针对非洲市场的NF认证、ROHS认证,以及针对美国市场的UL认证。

  像朱舜这样的义乌市场创二代,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不再是模模糊糊的“概念”,而是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实践”。他们深知,产品要走高端化路线,离不开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打造。几年前,为开拓非洲市场,朱舜“单枪匹马”走访了非洲大陆的许多地方。如今,一个庞大的营销网络已经在非洲大地上搭建起来,几乎在每一个非洲国家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其中在8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品牌代理商,经销商网络更是如星星点点遍布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

  “千里单骑”其实并不孤单

  近年来,通过商城集团积极组织境内外参展等多形式引导,有越来越多像朱舜这样的市场经营户迈开大步主动“走出去”,在开拓海外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可以说,规模上已经逐步从以前的“游击队”变为了如今的“集团军”。

  数据佐证,2015年义乌出口非洲地区小商品货值达492.1亿元,贸易额同比增长50.9%,义乌从非洲国家累计进口6.1亿元,同比增长65.3%。非洲已经成为义乌市场外贸发展的新引擎。

  38岁的塞内加尔青年苏拉,2012年成立了外商独资的义乌市科瑞丝通贸易公司,目前帮助300多位客户在义乌采购商品。“这里遍地是商机。”苏拉说,无数非洲人怀揣“淘金梦”而来,在这座繁华的城市摸爬滚打。有很多和苏拉一样的非洲有志青年在义乌创业,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

  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的“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已经成为众多非洲客商展示、销售非洲特色产品的聚集地,非洲产品进入中国的桥头堡。

  义乌市场要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义乌上河图”,就必然需要出口进口充分融合,积极推动市场“走出去”。除了引导经营户走出国门开拓市场,商城集团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试水海外分销网络,从“建市场”转向“建渠道”。今年3月11日,与波兰华沙中国商城签订市场合作框架协议,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首个海外分市场落户华沙中国商城。

  ◎采访札记

  经营户“走出去”,有合力更劲道!

  朱舜说,在他这些年开拓非洲市场的经历中,有两大体会。一个体会是得益于中非关系一直非常稳定,拓展非洲市场可以有条不紊,步步为营。他说,和非洲人做生意技巧是次要的,文化的融合更重要。

  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日难。尤其是“单枪匹马”出去开辟市场,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如果能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情形可能会大不相同。这是朱舜的另一个体会。他建议,市场管理方可以组织同类比较有实力、又有意向开拓同一个目标市场的经营户组团“走出去”,产品类别上实现互补,竞争力就能大大提高。朱舜说,面对经济新常态,浙商在抱团,义商要抱团,义乌市场经营户更需要抱团“出海”。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冯丽敏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