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改革:城市升级的助推器 义乌改革攻坚进行时

发布时间: 2016-07-22 09:25:2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记者 鲍斌 张彪 胡木水 张云飞 卢丽珍

  

新社区集聚建设项目佛堂双林里·蟠龙花园小区。商报记者盛英杰摄

  这是一幅斑斓的改革画卷: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定信心,把握方向,吃透政策,大胆探索,为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一切保障。

  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历史答卷:2015年12月,全国第一单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依法发放;2016年4月,全市首个“农”字号特色电商创业园区在北苑正式开园;2016年7月,全市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分房安置试点佛堂“双林里·蟠龙花园”正式交房,稠江“香溪印象”抽签定位;同月,城西街道毛店桥头村“集地券”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即将进入流转交易环节。

  站在历史的潮头回望,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坚守改革目标,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全速推进……各项改革好似义乌城市升级的助推器,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让城镇更具活力魅力。

  能流转、能抵押,农房沉睡资本“活”了

  “家里的房子可以贷款,就不用再找人担保抵押,等于多了一条融资渠道。”2015年12月28日,北苑街道黄杨梅村村民季建中拿到了由义乌农商银行北苑支行发放的30万元贷款。

  回想当时的情景,老季依然有点激动。要知道,这可是义乌依法发放的全国第一单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

  季建中说,他从事PVC塑料包装经营,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资金压力吃紧。2014年,他儿子又拓展了经营范围,开辟了电商平台,需要更多投入。从银行处得知农村宅基地也能抵押贷款后,季建中立即提出申请并获批。“没想到,我居然喝到了政策红利的头口水。”

  分享到红利的显然并不单单只是老季。我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确权工作,截至2016年6月底,我市已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证明41097本,为下一步农民住房抵押、流转奠定基础。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创新宅基地担保方式,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担保、多户联保等形式,破解农民建房资金难。目前共有4家银行办理旧村改造建房贷款业务,截至2016年6月底,累计办理贷款114.7亿元。

  积极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实现宅基地权益。出台《关于印发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市范围内共安排108个营业网点开展业务办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逐步常态化,截至2016年6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宅基地住房抵押贷款28笔,贷款余额4864万元。

  “农”字号电商创业园里现商机

  4月12日,位于北苑街道的义乌市农创园正式开园,这是我市首个“农”字号特色电商创业园区,分农产品展示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区、电子商务企业及农特微商集聚区、创客中心四大区块,营业面积8000余平方米。

  目前,义乌市农创园吸引了京东、丰收购、供销E家等7家平台和39家电商企业入驻,同4家本地电商园区达成合作,与浙江缙云、云南红河等8个省内外农特产品基地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园区开业两个月,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

  园内设立的专业化开放式创业服务平台“众创空间”,也已于6月正式投入运营,共设工位56个,是集孵化、路演、培训、办公、投融资、咖啡、互联网图书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创业载体。目前已成功孵化村集百货、社趣宋等项目,现入驻创客16人,服务创业实体及微商团队8家。

  与此同时,园内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的拓展也成效明显。在加强与淘宝、京东、村邮乐购、绿禾网等电商平台的对接合作,参与“淘宝特色中国义乌馆”线上线下运营之后,新增义乌本地农产品电商26家,与200家以上农副产品经营户建立供销关系,上半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000余万元。

  “这只是我市强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个缩影。”市农合联负责人介绍。

  在全力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市按照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三位一体”改革试点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为农、务农、姓农”的总体要求,加快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服务信息平台、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完善生产合作服务,积极深化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全面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把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落脚点

  7月6日,稠江街道下沿塘村隆重举行集聚建设“香溪印象”高层公寓抽签安置大会,当天共有487套房子抽签定位。7月15日,佛堂“双林里·蟠龙花园”举行交房仪式,社投集团负责人将钥匙移交给湖滨村党支部书记何智明,蟠龙花园小区正式交房。这标志着我市新社区集聚建设取得又一突破。

  为探索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子,今年4月以来,我市在佛堂镇湖滨村和稠江街道下沿塘村启动了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分房安置试点工作。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试点推进过程中,部分人存在一些模糊的观念、迟疑的态度。几个月以来,市社区建设办、佛堂镇、稠江街道等抽调人员,与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一起,组成工作组,到两个村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扎实推进分房安置工作。

  事实证明,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落脚点,并着眼于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量化、具体化、项目化制定工作目标,分房安置试点工作速度会加快很多。

  新社区集聚建设开启了村民美好新生活。在蟠龙花园项目首批房交付时,湖滨村村民周建勋动情地说:“今天是我们湖滨村村民企盼已久的日子,看今天的蟠龙花园,高楼拔地而起,间距视野开阔,小区郁郁葱葱,配套齐全,应有尽有,与以前的旧村相比,现在的新社区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环境好、品质优,住在这里我们心情会非常舒畅。”

  目前,湖滨村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农户119户,参加率89.5%;旧房已基本拆除;6月份完成238套31080平方米高层公寓分房定位;7月上旬完成安置合同签订和费用结算;7月20日前完成房屋交付。

  下沿塘村参加新社区集聚建设农户292户,参加率为92.4%;目前旧房正有序拆除中。7月6日完成487套53550平方米高层公寓的抽签定位;现正在结算相关费用,计划7月下旬房屋交付。

  “试点一小步,改革一大步。”湖滨村和下沿塘村新社区集聚建设试点的突破,大大推进了我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程,真正跨出了改革关键的一大步。

  创新模式向荒坡地拓展生活空间

  “由于没有新增土地指标,里界村已经有20多年没有造新房,50%的村民都是‘缺房户’。”城西街道里界村党支部书记楼润强介绍。

  7月19日,里界村两委办公室,一些村民正在提交搬迁报名表,工作人员将报名情况作了统计,发现90%的村民已经报名申请搬迁至荒坡地。

  在报名现场,村民楼志强说:“现在我一家三口人挤在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搬到荒坡地上预计能扩大到100多平方米。”据悉,像楼志强这样的情况,在里界村十分普遍。

  作为城西街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里界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开展农村更新改造,将村民分批迁往荒坡地,以实现村民生活空间的拓展,同时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

  利用坡地开展试点,这显然是一次大胆的模式创新。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是检验模式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城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通过城西街道的引导,里界村两委打算开发荒废了7年、土地相对贫瘠的低丘缓坡,并将继续耕种平原地区的优质耕地。一方面合理拓展村域空间,另一方面保住老百姓的口粮田。

  根据农村更新改造的相关规定,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面积占60%(含)以上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新增建设用地中低丘缓坡等非耕地面积占70%(含)以上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里界村村民迁往低丘缓坡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生活空间,其中不少“蜗居”在老房子里的村民将会住进宽敞的大房子。

  运用“集地券”,创新宅基地退出机制

  2015年3月,我市被列入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承担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任务。积极探索“集地券”管理制度、开展宅基地抵押流转等工作刻不容缓。

  试点工作中,我市在坚守“公有制性质不能改变、耕地红线不能破、农民权益不能受损”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借鉴重庆“地票”经验,运用“集地券”,创新宅基地退出机制。

  先实施拆旧复垦,验收合格后折算为建设用地指标,形成“集地券”。同时,将外地调剂的复垦指标、将来有可能实施的“人地挂钩”指标等,一并纳入“集地券”,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集地券”可以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交易,或向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融资。

  据了解,“集地券”类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农户主导的宅基地退出形成“集地券”。第二种是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宅基地退出形成“集地券”。第三种是政府主导宅基地退出形成“集地券”。

  目前,我市首个农村宅基地整村退出进行复垦的试点项目城西街道毛店桥头村项目,已经完成工程验收,产生“集地券”9.42亩,质量等级为10级;后宅街道山塘村已完成现场测绘,预计产生“集地券”19.8亩;另外,我市还确定后宅街道馒头山自然村和北苑街道清溪村为宅基地退出试点村,正在组织开展实施方案编制。

  通过改革,义乌群众真真切切获得的改革红利将会越来越多。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在新型城镇化试点推进过程中,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中,在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义乌正以昂首阔步的姿态,谱写着城市升级的新篇章。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冯丽敏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