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27日讯(记者 蒋守洋)今天,知名文化学者于丹来到义乌,在义乌科创园参加慧谷书院揭牌仪式,并与义乌的朋友们一同交流分享传统文化精神。
那么于丹眼中的义乌是怎么样的呢?听听她怎么说。
于丹说,来到义乌这个地方,大家往往想到这里是世界知名的小商品的集散市场,这是中国一个不可替代的名片符号,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她历史上的财富。
首先从整个浙东文化来讲,浙东在中国文化地图上是绕不开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从河姆渡文明,人类的文明肇始开始,一脉而下,孕育了很多影响了中国思想史的大家。比如说王守仁(王阳明),就是浙东人士,一直到黄宗羲。王阳明就曾经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就是整个世界不在人心之外。所以他也说自己“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将来如果我们可以说出这句话,那是多么骄傲啊。我自己所要的一切,由我的心、我的信念、我的学问调节好了,我不需要假借外力。
当然,这样一脉而下的文化传统也传到了义乌。
于丹说,义乌义乌,就是孝敬的、侠义的乌鸦,帮着孝子衔土葬父。这样的传统,从民间的传说中来,我一直相信从土壤里长出来的故事是最代表一个地方气质的。所以义乌这个地方的人讲义气,讲孝道。
于丹这次义乌之行还有个小“遗憾”,她说她还特别渴望去一个地方:希望下次不那么热的时候,我能够去一趟佛堂,因为佛堂古镇是我们远在北方的人一直心向往之的一个地方,想要去看看这个古镇上还能够留下来的耕读传家,看看这个地方还能够传下来的那些文明幸福。
下午,中国义乌网记者在与于丹的交流中谈到义乌精神。“当然,我们在义乌这儿该积蓄的传统决不仅仅是商业,我很久很久以前就听说,义乌这个地方,尚文好学,尚武勇为,尚利进取。”于丹说,其实我一直觉得来义乌,我们不是把一个外在的文化给大家灌输,而是要唤醒我们所有人心中对于自己文化血脉的接续。尚文者好学,所以这个地方才会有文化的大家,人才会知书达理;尚武者勇为,武其实不是一种莽撞,而是一种担当;尚利进取,今天义乌人都会做生意,义乌人创业往往会有别人想不到的一些传奇。
“尚文、尚武、尚利,这才是真正的义乌精神,这一定是义乌人最看重的三足鼎立的人文精神,这样的三个传统文化血脉的接续,是需要代代传承的。所以过去我说乡土之中有信仰,任何一方水土都有自己最大的信仰。尚文才有精神归属,尚武才有行为担当,尚利才有现实收获,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才是一个丰满的人格,这也是文化传统中义乌人给中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