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12日讯(记者 沈颖洁)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稻草人就是把稻草绑在十字架竹竿上,做成一个双手伸开的人偶,再给它穿上一件旧衣服,戴上一顶破草帽。每到田地里庄稼成熟时节,稻草人就会出现在田里,守护着这片庄稼。
然而如今的稻草人已经渐渐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作用,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造型各异,开始成为了一种农耕文化。
昨日(8月10日),义乌廿三里街道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千亩稻田内就出现了一批形态可掬的稻草人。
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虞东红介绍,这批稻草人共有10多种造型,例如拔秧、插秧、喷药、除草、割稻、老牛耕田、牧童吹笛、老农推车、鸡毛换糖等,主要展现义乌传统农耕文化和商贸文化。
为了安置这批稻草人,虞东红专门在他的水稻种植基地划出30亩土地,建了一个微型水稻文化园,供游人免费观赏。
在微型水稻文化园内,中国义乌网记者看到已经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参观,与稻草人合影。一位家长表示,稻草人、水稻等这些农耕文化都是平时孩子们在城里接触不到的,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普及农耕文化知识。
虞东红表示,制作这些稻草人为的就是利用最原生态的稻草,多角度立体化诠释稻草原创造型的魅力。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呼吁市民体验农耕文化艺术的魅力,走进创意稻草人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