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正能量 正文

义乌女企业家何大妹:用“大爱”扬起奉献之帆

发布时间: 2016-09-08 10:46:5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大爱”表示博大的爱,在自然界,更表示对整个自然包容的爱。然而,义乌女企业家何大妹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爱”的另一种含义:有责任心的爱。

  何大妹,1971年9月出生,福田街道畈田王人,义乌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委,义乌市大大箱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何大妹时刻不忘回馈社会,一直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长辈言传身教,播下乐于助人的种子

  何大妹出身于贫困人家,16岁就去义乌市丝毯厂当了一名学徒,后来帮助家人摆摊卖小百货。成家后与丈夫一起白手起家,创办了义乌市大大箱包材料有限公司。何大妹的父亲常常教育她“要经常帮助别人”,这句话何大妹时刻记在心里。

  在何大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子女要有一颗慈善之心。那时,每当村里有唱道情的盲人来,何大妹的父亲都会邀请盲人在自己家过夜,并用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起初何大妹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因为她家有6个兄弟姐妹,本来住得就很拥挤,盲人一来,她的父亲就只能打地铺。但父亲总说,人家过日子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随着年岁增长,何大妹逐渐理解了父亲的心。

  成家以后,婆婆吴香官的善举更让她感受到“爱”的意义。吴香官老人不识字,靠摆水果摊、贩运生猪谋生,但她却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几十年前,老人就经常将一些书籍、现金等捐给学校。有一次得知村里要修桥铺路,她一下子捐了10多万元。

  受父亲和婆婆的影响,何大妹在公司成立后就开始投身于慈善事业,给寒门学子、受灾同胞、贫困山区的农民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她行善不求回报,立志将奉献大爱作为自己人生的义务。

  多年爱心助学,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

  从1997年,第一次资助上溪镇一名大学生开始,何大妹每年资助15名左右贫困学生以及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并定期给他们学费、生活费。能够帮助这些贫困学子,何大妹觉得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何大妹资助学生的时间都很长,绝大部分都资助到大学毕业,时间最久的一个从大一资助到研究生毕业,有六七年。“我平时与这些孩子并不见面,也很少联系,但是我会留意他们的学习情况。只要孩子们有学上,我就心满意足了。”何大妹说。

  资助贫困大学生,何大妹向来很大方。得知上溪黄山的一位学生考上哈尔滨医科大学,却因为家境贫困无法上学,她立马拿出了4000元;听说佛堂的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她派人送去了2000元;为拯救在新疆的义乌女孩王璇,她当场掏出了1.4万元……仅从2006年至今,她的爱心捐款就达百万元以上。

  何大妹非常赞同美国钢铁大王、慈善家卡耐基的一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为此,何大妹从未觉得做慈善是件吃亏的事,相反,她认为做了善事,帮助了更多的人,自己会活得更有价值、更有社会责任感,做善事其实是赚了。

  关心体贴员工,给他们家一般的温暖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何大妹从来没有架子。在公司里,员工们都喜欢称呼她为“大妹子董事长”。每年春节前,员工准备回老家过年时,何大妹都会举办一场大型欢送晚会,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另外,何大妹还常常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与大家聊天、谈心。

  有一年,食堂做饭的阿姨因为住院开刀休息了一个月,财务人员就没有给她发那个月的工资。月底,何大妹得知公司扣掉了她一个月工资后,连夜将那个月的工资送到了这位阿姨家,并责备经办人员:“生病的人就不需要吃饭了吗?”从那以后,公司员工只要是因病休息的,公司都会酌情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以诚敬人,人诚敬之”,每年春节过后,大大箱包材料有限公司98%的老员工都会早早地回来上班。对何大妹来说,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就是员工,如果没有全体员工的努力,个人有再大的能力也无济于事。

  常有朋友这样问何大妹:“你每天都做这些事情,不会感到疲惫吗?不会感觉麻木吗?”何大妹每次都会这样回答:可能路程的奔波会让身体疲惫,但爱心不会疲惫,也不应该疲惫,因为那是一种精神,是大爱的延伸。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