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可以通过更合理的政策激励,做好更基础性的工作,来凝聚解决问题的合力。救救孩子,行胜于言。随时监测政策的效果和落地情况,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内之责。
最近,媒体报道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数据。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有约30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陷入无声世界。而由于儿科“缺医少药”,我国每年5—14岁孩子死于可预防和可治疗疾病的人数可能多达10万。另据统计,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为成人的2倍,新生儿高达24.4%,为成人的4倍。
儿童“缺药”已是一个老问题,只是没想到后果会残酷到这个地步。如果一个孩子患的本非绝症,却因为“缺药”或者用药错误而丢了性命,显然是最难以令人接受的。这样一个老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儿童用药的研发难题是共性困境,但国际上也已有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案,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针对药企欠缺研发儿童用药的动力,美国出台了专门的鼓励政策。对于企业经过临床试验,标注清楚儿童用药的用法和用量的,会给予6个月的市场独占权。相对于成人用药,儿童用药的市场较小、利润不高,这种独占保护,会让企业有更多积极性去进行研发和生产。相比于直接的政策补贴,这能更好地调动市场力量,激发更多的供给。
解决儿童“缺药”的问题,不能直接依赖政府,但政府可以通过更合理的政策激励,做好更基础性的工作,来凝聚解决问题的合力。企业缺乏研制儿童药的积极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失灵”,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研制儿童药的性价比不够高,那么政府能不能提供帮助,降低企业研制的难度和成本?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是在基础数据方面提供有效支持。
我们国家多数儿童医院是公立医院,儿童的临床用药数据和儿童不良反应情况,政府相关部门理应有所掌握。如果能建立数据库,并向药企开放,那就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前期的调研成本。而且,类似基础的数据工作,不仅对研发药品有帮助,也能够在分析大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类型,减少人为导致的用药悲剧。
实际上,之前也有一线医生指出,由于我国缺乏具体的儿童用药的规范和指南,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常常只能靠经验和感觉,家长在喂药的时候则多半靠“手掰”。一些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并不是“缺药”,而是开药、用药过程不规范导致的。如果有更科学的用药规范,那就能避免部分悲剧,并且也能给开发生产儿童药品提供指引。
其实,对于儿童用药的问题,从2014年出台《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到今年6月出台《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国家已经在想办法调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但正如相关药企负责人所言,“国家政策带来的产业推动还没有落到实处”。而如果不能推动政策落地,让一线企业尽快感受到研发的便利和动力,其效果便难免打折。
救救孩子,行胜于言。随时监测政策的效果和落地情况,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内之责。如果一个政策没有落地的时间表,迟迟不见成效,显然要追问相关部门的责任。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在“任务清单”中,要看到政府部门的行动方案和目标,在建立儿童临床用药数据库等层面,政府大有可为的空间。